这恐怕不是他们学艺不精,未能掌握五德终始的要义,而是由于五德终始在日本有水土不服的危险,对于统治者来说,万世一系的提法更加适合。
日本虽然派遣了大量遣隋使和遣唐使赴中国学习,甚至连汉字都是源自中国,但在记纪神话中却看不到类似五德终始的提法,甚至在思 想史上都鲜见其影响。这恐怕不是他们学艺不精,未能掌握五德终始的要义,而是由于五德终始在日本有水土不服的危险,对于统治者来说,万世一系的提法更加适合。 万世一系这个词最早是庆应三年(1867 年)由岩仓具视在《王政复古议》中提出的,意思是天皇家的统治可以永远持续下去。这一提法在其后的明治时代得到了确认和强化,明治十三年(1880 年)规定的国歌《君之代》的歌词就是称颂天皇统治久远,说天皇的统治千年又八千年。明治二十二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在第一条就规定:「大日本帝国八万世一系/天皇之夕統治又」(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可见统治阶层对万世一系这一说法的认同。 虽然这一提法出现得较晚,但这种思想在日本的历史上得到了广泛认可。虽然没有用这个词,但诸多史书都体现了万世一系的意思。 例如文政九年(1826 年)的《日本国史略》中有“自天照皇太神创业垂统,而神武天皇初都中国,一统天下,历正天皇正统一系,亘万世而不 革。天下即一人之天下”的说法,就是说的日本天皇王朝永续的意思。 日本史书能确定的历史一般认为可以上溯到圣德太子(574—622年)至大化改新(645 年)年间。根据史书记载,从那时起至今,天皇家谱一直存续,无论是否实际掌权,其统治确实没有间断过。但在圣德太子之前的历史,基本都是依据记纪神话的记述。因此记纪神话关于天 皇世系的记载,对天皇统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都是以通史的形式记述从创世到天皇统治时期的事件。《古事记》分为上中下三卷,《日本书纪》分为三十卷。《古事记》上卷神代篇对应《日本书纪》的第一卷和第二卷,对应年代大约是上古时期直到公元 50年前后;中卷对应《日本书纪》的第三卷至第十卷,对应年代大约是公元 50 年到公元 400 年前后;下卷对应《日本书 纪》的第十一卷至二十二卷,对应年代大约是公元 400 年到公元 628 年推古天皇去世时。《日本书纪》的第二十三卷至第三十卷的内容是《古事记》中没有的,对应年代是公元 629 年到 697 年。 《古代政治神话结构——聚焦中国纬书神话与日本书纪神话》143页
Da Yong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相比汉代纬书神话里的五德终始,记纪神话中的万世一系显然更加简洁有效且一劳永逸。万世一系的做法则没有朝代更替的顾虑
记纪神话贯穿创世到推古天皇或持统天皇的记述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天皇家的系谱,这条系谱至少可...
-
五德终始说包含两个解释系统
五德终始说作为一种解释王朝更替和历史变易的学说, 它包含两个解释系统: 一个是按照土木金火...
-
这恐怕不是他们学艺不精,未能掌握五德终始的要义,而是由于五德终始在日本有水土不服的危险,对于统治者来说,万世一系的提法更加适合。
-
到了统治稳定以后,五德终始就成为一种隐患,成为可以用来推翻统治的工具,这是任何统治者都不希望见到的。万世一系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汉代纬书神话和日本记纪神话作为政治神话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后世的境遇却完全不同。 ...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