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的心理
1
尽管我内心非常清楚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开始断舍离会让家里变得清爽舒适,但是房间已经一团槽,整理的难度超乎想象。虽然市面上有那么多讲述整理和断舍离好处的书,各位读者仍无法付诸行动,就是因为体会不到与整理之艰辛相应的回报。无论是谁,都不愿做没有回报的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人类经历了很长一段热量摄取不足的日子,所以大多数人都很懒惰。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都争取尽量减少热量消耗。 在思考方面,我一直有意识地让自己避免偷懒,但是在行动上,我表面上打着“高效”的旗号,背地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懒人。 引自 第1章 我在断舍离上有所觉悟的原因 2
懒惰成本 冷静下来一想就会发现,即便有那么多健身器材也毫无意义。那为什么还要一件接着一件地往家里买呢?是因为觉得买了保险、买了放心。“只要家里有了这些器材,那么任何时间都可以做运动”“有了这些就能达到轻松锻炼的目的”。而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出于想要轻松瘦身、什么都不做也能安心的偷懒心理。 引自 第3章 改变思维模式是第一步 3
然而,人类往往会错误判断物品带来的效用。没有人会购买一开始就认为效用低的物品,而很多情况下,对于效用低的物品,人们会因为误以为效用高而做出错误的购买决定。好比最初因为觉得可爱买来的衣服,实际上却因为不适合自己或是穿着不舒适,而造成不愉快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效用低,也就是对自己没有价值。 禀赋效应也会作怪。禀赋效应是指,人会对自己一度拥有的东西产生感情,从而高估失去时的痛苦 哪怕是买的时候效用很高的物品,当它随着时间的流逝折旧、老化,其价值也会逐渐下降。衣服因为磨损变得破破烂烂属于折旧,就算没有损坏可是却跟不上潮流属于老化。所以,不管穿不穿,衣服的价值都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错误估计物品效用的时候也好,物品效用降低的时候也好,重要的是不被禀赋效应和沉没成本这些不理智的心理束缚,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决定物品的去留。 引自 第3章 改变思维模式是第一步
3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