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黄热病/P175~211
黄热病(Yellow Fever)
病原体——黄热病病毒(YFV)
(黄病毒属成员:黄热病病毒、寨卡病毒(Zika)、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
病媒——埃及伊蚊
感染机制:病毒进入蚊子,在其肠道上皮细胞中复制,扩散到血液和唾液腺➡️蚊子叮咬人类,病毒经蚊子唾液传播到宿主伤口附近组织中➡️病毒被局部免疫细胞——树突细胞吞噬,转移到淋巴结➡️YFV在免疫细胞中自我复制并杀死这些细胞➡️大量病毒扩散到血液中,转移到肝、脾、心、肾和其他器官➡️感染局部组织,再次复制➡️宿主免疫细胞增援,释放有毒炎症化学物质——细胞因子,毒性环境意外杀死宿主细胞➡️垂死宿主细胞释放更多细胞因子,进一步加强免疫反应➡️YFV和宿主免疫反应同时杀死大量组织中的宿主细胞
症状:流感样症状(发烧、肌肉酸痛、恶心)、肝衰竭、黄疸(皮肤发黄)、腹部疼痛和肿胀、内出血(眼口鼻流出、黑色呕吐)、低血压、严重疲劳、多器官功能衰竭、谵妄、休克,最终死亡。
27人阅读
蓝蜘蛛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七章 黄热病
里德的实验还因其创新设计引起了广泛关注。他是向志愿者提供书面知情同意的第一批科学家之一...
-
第七章 黄热病
在20世纪20年代,生产病毒疫苗的标准方法通常是用热或化学方法破坏纯化病毒,或使病毒在某些...
-
第七章/黄热病/P175~211
-
第八章 霍乱
尽管人们知道其起因、预防和治疗,霍乱仍是相当一部分人群的主要问题。每年仍有数百万人感染...
-
第八章/霍乱/P213~265
霍乱(Cholera) 病原体——霍乱弧菌(逗号状小细菌) 感染机制:饮用不安全的水➡️个体摄...
> 查看全部3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