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雇佣劳动与资本》1849年陆续刊登在《新莱茵报》上,其基础是1847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的几次演讲,内容是揭示资产阶级对工人统治的基础——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萌芽。在1891年的单行本中,恩格斯将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一致改为了“劳动力”,因为马克思主义将经济学以往认为的劳动的生产费用改为活的工人本身的生产费用,将计算劳动的价值改为计算劳动力的价值,将劳动力视为商品,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其实是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工作的义务。其理由是:
1. 劳动不可以独立于工人存在
2. 劳动不是商品,本身没有价值,是价值的尺度
3. 劳动开始的时候已经不属于工人了
认为劳动有价值就会出现一个问题:由于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生产的价值,劳动的价值对于工人和对于资本家变成了不一样的。
工资的本质:
工资是劳动力价格的特殊名称。工资不是工人生产的产品中的一份,而是资本家用以向工人购买一定量的劳动力的一份。工人不为自己生产商品,只为自己生产工资,所以他的劳动是被异化的,不属于他自己,只有在非劳动的时候生活才真正开始。
相比于奴隶,工人是将自己的劳动力分次出卖给单个资本家,但他永远是属于整个资本家阶级的。
工资的决定因素:
商品的价格由其生产费用来决定,也就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也就是工资)也由劳动力的生产费用来决定,也就是维持工人生存和延续工人后代的费用(对整个工人阶级而言的)。
资本的形成:
资产阶级的社会关系是资本,是若干物质产品(或若干商品、若干交换价值等)的总和,资本所包含的一切产品都是商品。但商品(或交换价值的总和)成为资本并不是天然的,而需要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力量,通过交换直接的活劳动来保存和增殖。积累起来的、对象化的、过去的劳动支配直接的、活的劳动时,积累起来的劳动才变为资本。
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
资本以雇佣劳动为前提,雇佣劳动以资本为前提。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产生。所以资本的增加就是无产阶级的增加。从这一点上讲,雇佣工人的命运取决于资本,这就是庸俗的经济学家声称的工人和资本家“利益一致”。
三种工资:
名义工资:劳动的货币价格
实际工资:用工资实际交换所得的商品量
相对工资:直接劳动在自己创造的价值中所占的份额(同资本取得的份额相比)
资本家和工人的经济构成:
资本的份额是利润,劳动的份额是工资。二者是相反的关系,利润增加多少,工资就降低多少。随着资本迅速增加,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都增加,但是相对工资却减少了,因为资本家的利润增多了。这样,虽然物质条件上雇佣工人的处境慢慢变好,但是资本对劳动的支配权越来越大,劳动越来越依赖资本,物质生活改善的代价是工人的社会地位降低。
所谓资本迅速增加对工人有好处的论点,实际上不过是说:工人把他人的财富增加得越迅速,工人得到的残羹剩饭就越多,能够获得工作和生活下去的工人就越多,依附资本的奴隶人数就增加得越多。 引自 雇佣劳动与资本 生产资本的逐渐扩大影响工资:
竞争使得资本天然被驱使着一次又一次加强生产力,其方法是不断细化分工、不断采用新机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这个过程导致资本家为了同一价格总额而提供日益增多的产品数量。
分工越细化、越简单,工作门槛就越低,一个工人可以做原来很多倍的工作,所以竞争加大,工人变成最简单的生产力,不需要多少培养就可以工作,那么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就减少了,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越来越低。机器也排挤工人,使得工人薪资减少、乃至失业。
小产业家和小食利者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失败,逐渐加入无产阶级的行列。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