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以下均为摘录(特别注明的非摘录部分除外)*****
第一部分 研究和写作从规划到完成
研究是什么和研究者如何看待
1.1 研究者如何看待他们的研究目的
你可以如下所示用一句话描述你的研究:
1. 我正从事有关X主题的研究(有关阿拉莫战役的故事);
2. 因为我想要找出Y(为什么它的故事可以成为民族传奇);
" ……因为我想弄明白如何(how)以及为什么(why)……”更资深的研 究者通常不会只用主题来开场,他们会首先提出一个研究问题,比如为什么 阿拉莫战役会成为民族传奇?他们清楚,只有给出的资料可以作为论据支持 该问题的答案时,读者才会去思考这些事实累加起来意味着什么。确实,只 有带着问题去寻找论据,研究者才知道应该寻找什么资料保留什么资料—不 仅仅是那些可用以支持论点的材料,同样也要有能用以检验甚至质疑论点的 材料。当研究者认为他有足够的论据来支持论点,并且能对那些看起来与他 的答案相抵触的资料做出回应时,他就可以先写出一份报告自我检验,然后 再将他的报告与他人分享,让别人同样也对报告进行检验。
3. 从而使我帮助他人理解Z(这样的区域神话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
最成功的研究者了解读者想要知道的 不会只是一个合理的答案,他们更想知道这个问题为什么值得一提。所以研 究者预见到读者会问:那又怎样?我为什么要关心阿拉莫战役缘何成为传 奇?“那又怎样”的问题甚至困扰着最资深的研究者,但是每一个做研究的 人都要在它提出之前尽量给予回答:如果我们能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 更好地理解下面那个更宏大的问题:为什么这个故事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
他会预见到读者将再一次发问“那又怎样”, 此时需要给出更大范围的答案:如果我们能明白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 格,我们也许能更好地理解我们作为美国人怎么看待我们自己。有了这一层 认识,在你再一次发问之前,我们已经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世界其他地方 的人会以他们那样的方式来评价我们。最成功的研究者知道,只有当你的答 案可以令读者不再追究“那又怎样”而是转而认为那值得一探究竟之时,读者才会对你提出的问题感兴趣。
1.2 研究者要问的三类问题
1.2.1 概念性问题:我们应该思考什么?
针对“那又怎样”的提问,如果你的回答不是告诉读者该做什么而是帮助他们理解某个主题的话,你的研究问题就是概念性的。
如果你正在讲解你的研究,对话应该是这样的:
我正在做有关风险评估的研究。
为什么做这个?
因为我想要知道一般民众如何评估他们可能遭遇到恐怖袭击的风险。
那做了这个研究又如何?
做了这个研究,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下面这个复杂的问题:情感和理智因素如何交互作用影响普通人对危机的认识。
1.2.2 实用性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
针对“那又怎样”的提问,如果你的回答是告诉读者怎么做能改变某种棘手的情况或至少改善它的话,你提出的就是另一类研究问题—实用性问题。
1. 我正在从事有关X主题的研究;
2. 因为我想要找出Y(如果你找出了又怎样?);
3. 从而我能告诉读者怎么做就能修复或改善Z。
你可以这样讲解你的实用性研究:
我正在做有关有效沟通风险的研究。
为什么?
因为我想找出是什么心理因素导致普通美国人因为一次恐怖袭击高估他们个人面临的风险。
做了这个研究又如何?
接下来我就可以告诉政府,当与民众交流恐怖主义的真正危险时该如何对抗这些心理因素。
1.2.3 应用性问题:在知道怎么做之前我们必须要明白什么?
通常我们知道必须做点什么才能解决实用性问题,但是在我们了解要做的到 底是什么之前,必须通过研究来进一步理解它。我们可以称这一类研究为应用性研究。带着这个中间种类问题,我们第三步提出的不是解决一个实用性 问题,而是要完成靠近它的一个必经步骤。
我想要弄明白美国人因为“9·11”恐怖事件如何改变了自己的日常生活。
那研究之后又怎样呢?
我们就能理解是什么心理因素导致普通美国民众高估来自恐怖袭击中个人面临的风险。
那之后又怎样呢?
那我们就能了解如何减少那些心理因素的影响。
那之后又怎样呢?
接下来也许美国政府能利用这些信息有效地与民众沟通来自恐怖袭击的真实风险。
***** 个人笔记:找到问题的相关方 stakeholder,延展出研究问题对于各相关方的意义
1.2.4 选择正确种类的问题
1.2.5 概念性问题的特殊挑战:回答这样的问题是为了什么?
从研究主题到具体的研究问题再到待证假设
找到有用的文献
与文献交互
规划你的论证思路
设计初稿
草拟研究报告
用表格和图形呈现论据
还不会开挖掘机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概述
下面几个主题将贯穿这一部分: ■ 不可盲目地一头扎进一项研究中去,必须要设定计划。接下来...
-
概述
-
概述
均为摘录 2 从研究主题到具体的研究问题再到待证假设 2.1 在研究主题中找到具体的研究问题 2....
-
概述-3 找到有用的文献
3.1 了解读者希望你使用的文献类型 3.1.1 阅读一次文献获得证据 3.1.2 阅读二次文献向别的研...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