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迷雾
明天的渺茫全仗昨天的实在撑持着,新梦是旧事的拆洗缝补。 --老舍 引自 第壹辑 要好好儿活、有趣地活着 高尔基论前辈托尔斯泰时,曾说:“一日能与此人生活在相同的地球上,我就不是孤儿。” --余光中 引自 第壹辑 要好好儿活、有趣地活着 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引自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知道孩子将要回家她会提前打开大门,望眼欲穿;知道孩子将要路过她会做好饭菜送去,翻山越岭...
我认为,我们中年人或老年人,不应当一过了青年阶段,就忘记了自己当年穿开裆裤的样子,好像自己一下生就老成持重,对青年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 引自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季羡林 我们应当努力理解青年,同情青年,帮助青年,爱护青年。不能要求他们总是四平八稳,总是温良恭俭让。我相信,中国青年都是爱国的,爱直理的。即使有什么“逾矩”的地方,也只能耐心加以劝说,惩罚是万不得已而为之的。 引自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季羡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的青年失掉了信心,那它就失掉了希望,失掉了前途。 引自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季羡林 我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对人生看得透而又透,只等造化小儿给我的生命画上句号。然而这些素昧平生的男女大孩子的信,却给我重新注入了生命的活力。苏东坡的词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我确实有“再少”之感了,这一切我都要感谢这些男女大孩子们。 引自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季羡林 那种文人长者特有的宽厚感,想到木心那句:诚觉一切皆可原谅。
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 引自 第二辑 总有人用心,总有人挂念
120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