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时代:“庄园公领制”从11世纪中后期至12 世纪初期形成,在院政时期得以发展,在镰仓时代迎来极盛期。在室町时代被守护势力(守护大名)蚕食。到战国时代几乎空壳化,最终因太阁检地而完全消灭。
平安时代(794—1192)
十八、庄园公领制 所谓“庄园公领制”是指日本中世时期,以庄园(主要是寄进地系庄园)和公领(主要是国衙领)为基础形成的双重土地支配结构(如图2—4—18所示)(71页)
日本历史学者网野善彦认为,庄园公领制从11世纪中后期至12 世纪初期形成,在院政时期得以发展,在镰仓时代迎来极盛期。但另一方面,受到地头势力侵蚀,在室町时代被守护势力(守护大名)蚕食。庄园公领制随着武士阶层的发展壮大而逐渐解体,到战国时代几乎空壳化,最终因太阁检地而完全消灭。
44人阅读
Da Yong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平安时代:班田制的崩溃,日本政府不得不采取新的租赋征收方式,田堵制由此产生。给所占土地加上自己的名字,这些承包地变成了“名田”,土地所有者变成了“名主”。11 世纪以后,庄园的大部分承包地转为名田。
平安时代(794—1192) 三、田堵制(负名制) 由于班田制的崩溃,日本政府为保证财源,不得不...
-
平安时代:“摄关”是摄政和关白的合称。天皇年幼时,由太政大臣代行政事称“摄政”。天皇年长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
平安时代(794—1192) 十二、摄关政治 摄关政治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一种政治体制,指藤原氏...
-
平安时代:“庄园公领制”从11世纪中后期至12 世纪初期形成,在院政时期得以发展,在镰仓时代迎来极盛期。在室町时代被守护势力(守护大名)蚕食。到战国时代几乎空壳化,最终因太阁检地而完全消灭。
-
平安时代:前九年之役(1051—1062)、后三年之役(1083—1087)合称“奥州十二年合战”,是平安时代后期以奥州(东北地方)为主要舞台的地区性战争。源氏集团壮大
平安时代(794—1192) 十六、前九年之役(1051—1062) “前九年之役”与“后三年之役”合称...
-
镰仓时代:1192年7月,源赖朝成为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正式成立,标志着与公家政权并立的日本武家政权幕府时代的开始,直到明治天皇在 1868 年宣布王政复古才结束。
镰仓时代(1192—1338) 一、源赖朝与镰仓幕府的建立 源赖朝(1147—1199)(如图 3-1-1 所示...
> 查看全部6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