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宋徽宗的罪己诏
十二月二十二,宋徽宗发出了著名的罪己诏。在中国历史上,从汉代就形成的儒教哲学是建立在“皇帝是天之子”的基础上的。作为天之子,皇帝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犯错了,因为一旦承认,就意味着天罚,甚至改朝换代。但在历史上又有几次著名的罪己诏,比如汉武帝末年对自己滥用兵戈的罪己诏,以及唐德宗在泾原兵变中被赶出长安后发出的令人心酸的罪己诏。
宋徽宗的罪己诏和唐德宗的一样,将自己说得一无是处,请求人民原谅,并恳求各地赶快来勤王,以免社稷不保。
罪己诏并非宋徽宗本人所写,而是一位叫作宇文虚中的大臣写的。宇文虚中当初是海上之盟的重要反对者,当初主推海上之盟的是宰相王黼和枢密使童贯,反对的人数众多,宇文虚中是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一个。
他因此惹怒了王黼,从中书舍人被降为集英殿修撰。后来童贯选择宇文虚中当参议官,跟随他前往太原。这次童贯逃回,又把宇文虚中带了回来。
此时,宋徽宗向宇文虚中道歉,后悔没有听他的话,并询问应该怎么办。宇文虚中表示,首先应该发罪己诏,将所有弊端革除,等人心回转,才能胜得了金军。宋徽宗连忙叫他去写罪己诏。宇文虚中从袖中抽出早已经准备好的草稿,原来他没有等皇帝的命令,就私下里先写了个草稿。
皇帝也来不及提出质疑,立刻叫人在京城四处张挂。 在罪己诏中,宇文虚中将皇帝骂得淋漓尽致,似乎将几十年的积怨都发泄了出来。其中将皇帝形容为: 言路壅蔽,导谀日闻;恩倖持权,贪饕得志。缙绅贤能,陷于党籍;政事兴废,拘于纪年。赋敛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伍之力,多作无益,靡侈成风。利源酤榷已尽,而谋利者尚肆诛求;诸军衣粮不时,而冗食者坐享富贵。灾异谪见而朕不悟,众庶怨怼而朕不知。追惟己愆,悔之何及!
10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