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战端再起
太原作为北方屏障的意义不亚于燕京,它的失守,意味着山西一路已经开放了,金军随时可以南下黄河,不管是西进洛阳还是东袭汴京,都不会再有大的障碍。
更可怕的是,太原是在宋军的眼皮底下丢失的。宋军还有十几万大军在周围救援,却谁都过不去。如果说第一次汴京之围的失利是因为援军没有到,那么太原失守则意味着宋朝的军事体制彻底落后于金朝,即便有援军,也打不过金军。
宋朝的军事体制落后不在于将领的军事素养,因为他们也有很好的将军,如种师道、种师中、张孝纯、刘韐、折可求等,当年的郭药师也曾经全心全意帮助皇帝守卫燕京。但由于指挥系统的紊乱,将军们很难有权力调动起全局资源,来组织一场战争。
金军的行动指挥由两路元帅全权负责,他们可以调动一切资源为战争服务。但宋军调动资源要得到皇帝的允许,而皇帝又是受身边的宰执控制的,宰执还包括主战派和主和派,在一系列的扯皮中,几乎不可能做出及时的决策。
在战争中,每一位将军都只是一路兵马的将领,指挥不动其他的兵马。就算设立了一个更高级的统帅,几乎所有的下级将军也不把这个统帅当回事,因为他们除了受这个统帅领导之外,还有无数层级领导的节制。
一旦将军打了败仗,宋朝的言官立刻发动弹劾,不惜把他们逼上绝路。言官无罪,将军不赦。当将军打了胜仗,宋朝的宰执立刻考虑通过升官将他们的带兵权剥夺掉,到最后仍然是树大招风难以自保。 总之,宋太祖设计的这个系统曾经和平运行了一百多年,直到遇到了金军这个克星,其中隐藏的千疮百孔突然就暴露了出来。
鹏庸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十章 战备措施
四月时,针对金军可能再次南下的形势,李纲向皇帝上书提出了八项建议。这八项建议都是针对北...
-
第十章 李纲之别
李纲在人民中间有极高的威信,但在军人中间却一直被看成是外来的生手。在宋代的军事体制下,...
-
第十一章 战端再起
-
第十一章 笨拙的官僚机器
北宋官员众多,其实有许多官员愿意做事,但由于制度的制约,许多人闲着帮不上忙,只能眼睁睁...
-
第十二章 汴京失陷
不管宋军抵抗得多么壮烈,不管汴京保卫战的结果如何,实际上,皇帝已经在协议中将国土割给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