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有一种推理没有真值函数运算。只是名称与量词的推理。 无论名称还是量词,都是在一个集合之中,比如不论小明还是那个人,都在人这个集合之中。 名称:集合中的特定对象。 量词:集合中的非特定对象。 量词分为,特称量词(particular quantifier)∃x: 集合中的某一个对象; 全称量词(universal quantifier)∀x: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 表示对象不在这个集合中¬∃x,注意不是¬∀x 特称量词与名称的区分:都是单数,名称是固定的,特称量词不固定。 全称量词的每一个,不是指集合的整体,而是集合中每一个个体。当全称量词做为主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时,不是集合的整体满足条件,而是集合中的每一个个体单独地,都满足条件。 宇宙哲学论中上帝存在的论证: 每件事情都有一个原因 / 某个原因引起每件事情 / 这个原因是什么 / 是上帝 对这项论证的现代逻辑分析 xCy: x由y引起。 ∀x ∃y xCy 每个x都由某个y引起 每件事情都有某个原因 ∃y ∀x xCy 某个y引起了每个x 某个原因引起每件事情 特称量词∃y虽然是单数,但它不是固定指代的名称,特称量词的指代对象是不固定的。即使在2中∃y是万千原因中的不特定的一个,而上帝是特定指代的名称。没有任何逻辑证明∃y是上帝。 比如:有人给我一本书/小明给我一本书 这种推论是错误的。 也就是说2本身就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不容易意识到2的错误,是语言陷阱,对“每个”这个词指代个体还是整体有混淆。1的表达顺序让人觉得有很多个单独的x,自然对应很多个单独的y。2的表达顺序让人觉得一个y对应很多个x。 前述的上帝存在论证中,第一个原因指很多个单独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指一个特定的原因。也是就是特称量词忽然固定为名称,而没有经过推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