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出埃及记:二度逾越
白人亚文化形式的演变可被视为对黑人移民的适应和回应:白人社群深层结构的调整象征了固有社群对黑人移民的排斥或吸纳。我们发现,黑白对话在美学层面(在服饰、舞蹈、音乐和整体风格修辞之中)留有最微妙且全面的记录,尽管是一种编码式的记录。因此,只要描述、解释、破译这些亚文化形式,我们便可以间接了解黑白两个共同体之间的交流情况。在丰富的英国工人阶级青年文化表层,徘徊着战后种族关系的历史游魂。 引自 第四节 出埃及记:二度逾越 从“黑白”两面及其互动来解读英国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是很创新且清晰的一种方法。六七十年代的英美亚文化确实是难以离开黑人文化,理清楚黑人文化和青年文化相互联结又背离的关系,是解读亚文化的关键。不仅适用于本书所讲的70年代朋克,也适用60年代的hipster,hippy等。
61人阅读
维申斯克的兔兔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四节 出埃及记:二度逾越
-
关于Hipster与Beat
爵士迷是典型的下层阶级花花公子,他们打扮得像皮条客,装出冷静理性的腔调,跟贫民窟里那些...
-
反文化与亚文化 是否也是60年代与70年代的不同
“反文化”指的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另类”中产阶级青年文化混合体(包括嬉皮士、花童、易皮...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