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封信
196:这三种戒律的核心本质就是人对天堂的记忆:
人与上主曾经是一体的(顺服),而且早已具足一切(神贫),其伴侣同时兼具了妻子、朋友、紫妹和母亲的特质(守贞)。人只有臣服于「比自己更是自己」的神,他才会示现-这意味着世间万有必须以「神的花园」(伊甸园)位典范,而无需选择或紧抓不放,也无需占有欲圆满神性相背离的任何事物-这就是要遵循神贫戒律;最后要提到的是自他的彻底融合,这意味着双方必须在各个层面建立紧密关系,让彼此在爱中整合自己的身心灵-这就是要遵循守贞戒律。
197: 今日的我们仍存留着对伊甸园的记忆,故而无法停止对它的渴望。人的灵魂若是带着这份记忆来到世上,并且还存留着一种印象,知道在下界的此生中将不会遇到真正的另一半,那么这些记忆就会像戒律一样,让他或她此生过着守寡般的生活。真正的修士在内心深处都是鳏夫或未婚夫,真正的修女在内心深处则是寡妇或未婚妻。真正的独身主义者见证的是爱的永恒性,真正的婚姻见证的则是爱的真实性。
206: 天国同时是小我的灵魂源头和大宇宙的根基。我们借由入神和出神的方式发现了它。它既是万物的起源,也是宇宙律之所系……天国既然是万物的起源和宇宙律之所系,那么在其中一定也会发现堕落和诱惑的源头,亦即将顺服转为反叛、将神贫转为贪婪、将守贞转为失贞的人性本质。
211:不涉及恩宠的隐修之道只会是呆板博学的宗教研究,无需付出努力的隐修之道则是肤浅而多愁善感的唯美主义。隐修之道本事一项研究真理的工作,但这项工作绝对是恩宠和努力的结晶。
215:这一次是人子耶稣收到了蛊惑,发生的地点不再是伊甸园,而是在地球的旷野里。这一回的诱惑者不再是蛇而是撒旦,亦即新人类、超人或其他的人子-他们化为肉身,实现了蛇所允诺的自由。
219:耶稣在旷野收到的三重诱惑就是三种横向演化的驱力,亦即权力意志、摸索中的尝试、从粗钝变成精微的作用力。它们也象征着三种戒律-顺服、神贫、守贞-遭遇的考验。
219:“命令这些石头变成面包”代表的是科学战胜空乏的渴望。
222:蛇就是物质世界的王子,也是人类堕落后的演化形式的创立者与指导者。
223:异端之神之所以对以色列人产生不寻常的吸引力,是因为他们属于现世而非上界。
灵性上的淫乱指的额就是选择活在无意识而非有觉知的超验层次,也可说是偏好直觉本能而非上主的律法,或是选择了蛇的现世而非上主的世界。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