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哀江头
从北宋开始,诗坛上就盛行讨论杜诗的风气。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绍圣年间,户部尚书吴居厚“喜论杜子美诗,每对客,未尝不言”。甚至当众官员清晨待在漏院里“倚壁假寐”等候上朝时,吴居厚一来就“强与论杜诗不已,人以为苦”,中书舍人叶涛只好搬了椅子躲到门外的屋檐下,大雨飘洒也不肯进屋,说是:“怕老杜诗!”到了南宋,就形成了“千家注杜”的繁盛现象。由于讨论充分,反复争议,所以几乎每一首杜诗都存在着歧解。
6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