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后 记
推荐非全职式家庭照护 如果需要照护的老人也能安心独自居家生活的话,这非但不是在破坏家庭,而是在保护家庭,父母的安心就是子女的放心。父母能够安心独居,也是儿女的一种孝顺。 “父(母)亲病倒了,我很想接到家里来,自己照顾…”“我是不是必须回去照顾老弱的父母?”每当年轻人来向我咨询这类问题时,我一概建议他们不要这样做。有必要为父母做决策,但没有必要自己完全介入护理。即便觉得有必要住父母身边,我也建议分居,可以选择近邻而居。因为如果自己家里有了需要护理的老人,家显然就会成为照护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照料的人无法有喘息的机会,必须365天全天候地工作,虽然为防止家人的护理疲惫,可以让老人短暂入住养老机构或短期住院。事实上,“希望老人离开家,哪怕只有片刻”,疲惫的家人这样想也无可厚非。有人认为与其让不易适应环境的老人离开,不如让负责照护的年轻人外出。但这样似乎也不行,出门旅游是个非日常的活动,虽可以改善心情,却并不能令人放松。因为家才是这个世间能让人身心放松的唯一场所,对任何人来 说,确保有“家”这样的放松场所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建议年轻人不要和老人住在一起。 人是会通过逃避现实来保护自己的生物,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家庭照护的工作是没有止境的。跟老人同住的话,就算出门也无法有片刻的放下。所以,如果分居,至少在回到自己家里后,因为没有老人在眼前,所以可以暂时忘却。因此,分居有益于参与护理的家人的心理健康,而且与老人保持一定距离,也使照料人能对老人温柔以待。 无须认为不跟老人住一起就是“弃老”,你经常去照顾他们就好。最近家庭照护不再限于同住照护,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分居照护,像上班一样来回照料老人的情况屡见不鲜。24小时跟老人在一起的人,叫“全职家人”,一天中用部分时间来照顾老人的叫“非全职家人”。分居并不意味着不再是家人,用部分时间做好家人就可。事实上,目前家庭的现状是,一天之中家庭主妇每天能跟丈夫及孩子见面的时间也只有几个小时而已。 引自 205 后 记
7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