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照会
《美日协定基本纲要》,史称“赫尔照会”
该文件第二部分为“美国和日本政府需要采取的步骤”,其中包括最重要的10点方案。文件提议,美国、日本、英国、中国、荷兰、苏联和泰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尊重法属印度支那的领土完整和平等的贸易通商待遇。然而,达成一项多边协议并不是日本外交官的目标。东京已经明确表示,想要与美国达成双边协议,一方只需要向另一方提议并获得批准。日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意愿构想庞大的国际和平计划。 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要求让日本外交官更加失望。该文件第3、4、5点明确表示:日本政府应将所有陆军、海军、空军和警察部队从中国及印度支那撤出;美国和日本政府同意,除临时以重庆为首都的中国民国政府外,不能对中国任何其他政府或政权予以军事、政治和经济上的帮助;两国政府放弃在中国的一切治外法权,包括放弃在中国的外国租界和租借地内的有关各种权益,以及根据1901年义和团事件议定书所获得的各种权利。 引自 第十五章 赫尔照会 不可能被接受的条款
双方都清楚,这些条款是短时间内不可能被讨论和通过的。“赫尔照会”反映出,美国向来希望亚洲基于自由贸易和机会均等的原则进行发展,“赫尔照会”可能本来是作为美国对日本答复《乙案》的附加条款,但现在作为单独的文件被提交,好像美国还没开战就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国曾抱怨日本“把想要取得的目标一次性装进提议中”,而“赫尔照会”更是如此。虽然这一纲要性文件只是初步计划,但赫尔完全清楚,他后来也承认:“我们从没有指望日本会接受这一提议。” 日本代表拿走这份文件前,他们试图让赫尔降低美国的要求,这一努力只是徒劳。来栖指出,日本政府无法坐视汪精卫政权的倒台。赫尔称,汪精卫政府没有能力统一中国,在这个失败的政府身上浪费时间不值得。来栖表示,日本此时无法突然转变外交政策,很难达成多边协议,但赫尔不愿意就此进行讨论。 引自 第十五章 赫尔照会
99人阅读
Chandler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日本1941:日本看美国
日本是个被压迫的国家 在天皇面前,东乡开始阐述日本外交的前景。他的任务是完全而明确地支持...
-
日美矛盾
在华盛顿的外交官 日美谈判的主要分歧点:贸易机会均等、中国撤军、《三国同盟条约》问题。 ...
-
赫尔照会
-
日美双方的误判
日美双方的误判 双方的判断都有误,但这些误判主要是东京在过去执行外交政策时的善变和不灵活...
-
迟来的断交信
来栖和野村在珍珠港袭击发生后才递交断交信,这在战后的日本引起了持续几十年的激烈辩论。这...
> 查看全部1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