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望中前行
《有时真的很绝望》读后感 最近我迷上了看书,特别是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昨晚刚读完日本心理学家、哲学家岸见一郎先生的力作《有时真的很绝望》(周颖琪译),感觉自己非常有必要如同作者那样,静下心来跳出“世俗的窠臼”,花一些时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重新认识人性,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更有意义地度过自己有限的人生。 《有时真的很绝望》这本书是以对话体的方式写作的,作者站在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立场,通过哲学问答的形式,从一个挑战“普世价值观”的另类角度分析讨论现代生活中人们时常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扰,进而给出“很不一样”的答案:“和大家不一样也没关系”“活着就是价值”“不成功也没关系”,要“喜欢上此时此刻的自己”…… 人生在世不容易,南宋词人辛弃疾就在他的《贺新郎•用前韵再赋》中写过“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像“森林里没有两篇一样的树叶”,人类历史上也从不曾出现过两个人拥有一模一样的人生。人的生命长度参差不齐,职业经历千差万别,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也可能拥有高光或者至暗时刻……正因为如此,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是社会学家们永恒的研究课题。 岸见一郎先生的著作犹如的一座灯塔,让我这艘即将在人生昏暗海面上迷航的帆船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让我感悟到若要享受一段有意义的人生,就必须时刻注意提醒自己,让自己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去不断探索新鲜事物,让自己拥有一颗坚定的心去勇敢直面问题挑战,让自己拥有一颗爱奉献的心去温暖帮助身边的人。 我想,只要我从现在做起,努力把这“三颗心”融入自己的身体,认真过好今后的每一天,当我晚年回顾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就能做到如保尔柯察金那样“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