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若昔难得 (读经典就是做减法)
读过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
当萨利修斯和其他战俘到达雅典的时候,虽然萨利修斯建议他可以替雅典人做许多事,其中一件是使伯罗奔尼撒人撤退普拉提亚,因为当时普拉提亚还在被围中,但是雅典人马上把他处死了。于是他们讨论怎样处理其他战俘的问题;他们在愤怒的情绪下,决定不仅把现在已经在他们手中的密提林人,并且把密提林全体成年男子都处死刑,而把妇女和未成年的男女都变为奴隶。他们对密提林的责备是这样的:它并没有和其他国家一样,被当作属国看待,而它竟暴动了;而伯罗奔尼撒人的舰队竟敢于渡海到爱奥尼亚来支援暴动,因此雅典人对它更加痛恨,他们认为:如果不是长期以来预谋暴动的话,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所以他们派了一条三列桨战舰到帕撤斯那里去,把这个决议通知他,并且命令他把密提林人处死。 但是第二天,雅典人民的情绪有了突然的改变,他们开始想到这样的一个决议是多么残酷和史无前例的——不仅杀戮有罪的人,而且屠杀一个国家的全部人民。在雅典的密提林代表团看到了这种形势,于是和那些支持他们的雅典人一同去见政府当局,主张把这个问题在民众会议中再提出来讨论一次。政府当局自己也很清楚地知道,大部分公民都希望有一个机会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因此他们更容易说服政府当局。所以马上召集民众会议。双方面都表示了各种意见,克里安尼都的儿子克里昂又发言了,处死密提林人的原有议案是因为他的缘故而通过的。 引自 第三章 关于密提林的辩论 在我读的不多的历史中,我第一次看到一个国家机器表现出人一样的良知。人类社会发展两千多年,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只讲利益、只讲阴谋的现代政治家读到这些文字,会不会羞愧呢?
10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