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羑里牢狱记忆
从方伯到囚徒 《史记》对此事的记载有些参差。《殷本纪》载,九侯和鄂侯触怒了纣王,被制成肉酱(醢)和肉干(脯),周昌闻讯后“窃叹”(私下叹气),结果被崇侯虎告发而进了羡里监狱。 “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姜里。” 这是典型的传统叙事版本,在其中,文王是商朝的忠臣。 从时代背景看,周昌不可能有在商朝担任“三公”的经历,况且商朝也没有这种官职,甲骨文里更没有这个词。“公”是周族人发明的词,指族长或头领,如公刘和古公亶父;用于非族长的,则有召公和毕公。虽然周朝建立后确实有“三公”之官职,是王朝最高级的大臣,但这是和商朝很不一样的制度,来自不同的语言传统。再者,作为番邦首领,周昌也不可能在商朝担任高级官职。商朝有自己的王族后裔“多子族”,任何一位族长都比周昌地位高,他没有可能进入商朝的正式权力核心。 现代史家一般不采用《殷本纪》的说法,认为是周族的强大引起了纣王的警觉。这种解释离现代常识更近一些。不过,周昌被捕时,周族还没开始大肆扩张,商人在老牛坡的崇国完全有实力管控或消灭它。 引自 第十九章 羑里牢狱记忆
106人阅读
布卤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十八章 《易经》里的猎俘与献俘
自迁居周原,周族始为商朝的附庸族邦,代价则是捕猎周边山地的羌人献给商朝充当人牲。 商与周...
-
第十九章 羑里牢狱记忆
从考古可知,商人酗酒的风气很盛,献祭的牲畜和人的肢体很可能会悬挂展示,这或许就是后世“...
-
第十九章 羑里牢狱记忆
-
第十九章 羑里牢狱记忆
《易经》的坎卦是周昌关于牢狱生活的。坎,古人注解为“坎陷”,即挖掘的壕沟或地洞。六十四...
-
第十九章 羑里牢狱记忆
商朝终结之后的一些事情,暗示了周昌诸子是如何找到门路求见纣王的。当时,商朝的附庸小邦中...
> 查看全部5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