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知识,无论其关联性强弱,都可以通过某种连接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解决问题的智慧
所有的知识,无论其关联性强弱,都可以通过某种连接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解决问题的智慧。
——释若:《智慧外脑》
知识和智慧说起来很虚,摸不着。其实要我说,很简单,能解决问题的知识才叫智慧。换句话说,知识是大家的,智慧则是个人的。那么知识与智慧之间,有没有路径?这条路径,就是连接。
还记得“千手观音”吗?导演张继钢在云冈石窟、五台山、崇善寺等地采风时产生了创作灵感,并且经过了7年打磨,才创作这一艺术经典。很多人也出去旅游观览,但也止步于此,只是一个“知识”的看客,不会生出自己的知识,更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连接,正是高手的秘密,把一个普通的人人都能看到的东西,关联到自己需要解决的东西,然后效果惊人。
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记载:殷仲堪与桓玄共藏钩,顾恺之取钩,桓遂胜。在当时,顾恺之是“猜拳”最厉害的人,很多有钱人玩游戏时就出高价请他。凭的是什么?因为他是画画高手呀,在画画中积累老练的识人之术,擅长通过观察人的表情判断内心。
其实画画是一个基本知识,猜拳也就一个普通游戏,或者说小孩子都会的知识,如何让这两个知识产生“化学反应”,解决别人的胜负输赢,靠的还是“连接”。顾恺之通过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学”,把显性知识变为了自己的常识。
《智慧外脑》也称这一连接过称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为转化的过程。这就是智慧。
73人阅读
两针见血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获取知识越便捷,越要培养选择的意识
获取知识越便捷,越要培养选择的意识。 ——释若:《 智慧外脑 》 现代人不是缺少信息,而是...
-
只有在分享的过程中,才能让知识增值
在“知识爆炸”时代,唯有尽快把掌握的知识分享出去,才能让知识变现,也只有在分享的过程中...
-
所有的知识,无论其关联性强弱,都可以通过某种连接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解决问题的智慧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