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一地霜白》陈年喜 部分摘录 《今岁又清明》 1.那时候还小,还不懂得泪水,还不知道此后岁月漫长的荒烟蔓草里,泪水是命运的一部分。 2. 这些称得上书法的毛笔字,一本本的存码放在一口土仓里,和小麦、包谷和虫口在一起。后来随着那间草屋的倒塌,永远的佚散在了风尘里了。 3. 爷爷生活的年月,朝雨暮雪,风云如晦,那是一个不允许思考和说话的年代。世事如谜,人亦如幻。 4.想起来,已经很多年没见过爷爷的坟头了。清明年年至,而我年年都在路上,这路到底将通往哪里,有时候清晰,有时候又无限惶然。 故乡与异乡,有时候近到一场薄梦的距离,我用尽了一生的力气和张望,也无力打通。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运,就像爷爷和他的蝇头小楷,只适合纪录杂事和散失。 《面叶儿》 奶奶的时代,岁月清苦,她硬是用一双妙手和心思,在清贫的路上杀出一条舌尖上的富贵路来。从中,让一家人获得心情和力量,去对付不见尽头的生活。后来,奶奶走了,再后来,随着命运的颠扑,食物的便及,我就再也没有吃到过真正的面叶儿了。 这个世界,数不清的物事,像奶奶和她的面叶儿一样,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向着落日的天边越走越远,我们无能为力。 《阿宝》 星期天,我翻过乡政府院墙去找阿宝,远远地看见乡政府厨房雪白的石灰墙上钉着一张狗皮,像一幅黑色的地图。我走到跟前,见阿宝的毛发黑亮依然,尾巴上的一团白,耀眼而刺心,被风吹动,仿佛依然在奔跑、吠叫。我一下就哭了,这是我记忆里,第一次不是因为自己身上的事而哭。 而今历经沧桑,感到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命运像梦一样飘忽无常,并不比一条狗更幸运和把握。 《我的阅读简史》 1.在这十几年里,矿山生活生死无状,但我从未停止过读书。矿山荒凉,人渺小无助得像一粒尘埃,书让我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度过漫漫长夜。 2.人为什么要阅读,什么才是阅读的有效作用?似乎有答案,又从来没有过答案。世俗的看,所有的阅读都是无效的,只有你个体的生活和命运到了那些逼仄处,与内容产生了对应,那个“效“才会显现出来,有时如春光乍泻,更多的如清风无声。集合起来,推动影响的就是时代与历史。 世界广大,风景与风雨无边无际,书籍的车马带我们远行,或者回来。 《方便面之忆》 从那至今,我再也没有吃过方便面。 日月如捐,曾几何时,无处不在的方便面被无处不在的外卖替代,喂养过饥馑日子的那些著名不著名品牌或消亡或改头换面,沦为味道记忆风尘的一部分。 人在这个世界上奔跑、生死,头顶尘土飞扬,与无数事物发生关系。如果我们不那么粗心疏忽,你会发现没有一件事物不充满深长的隐喻。 《父亲最后的时间》 1.白发如雪纷落,掩盖了此后我所有的星辰。 2.给父亲的献祭(部分摘录 这里是皮村 其实你来过并且住了一生 这里的人都是拆洗日子的人 🍂 这一年你住在山上 而我几乎走遍千江万水 其实人的奔波不过是 黑发追赶白发的过程 ✨ 读《一地霜白》,感慨陈年喜的文字还是让人禁不住的动容,文字中依然带点儿苍凉,意象甚美。 不过真正读进去,还是读到一半时,被《今岁又清明》打动,或许是因为经历有所重合,或许也是因为古往今来,人们也总爱睹物思人,总爱追忆过去。 看他提到,从世俗意义上看,阅读的有效在于个人经历与文学作品重合的那刻,但其实个人并不愿用有效二字来单一描述。阅读之于人们的意义到底在何处,也都有各自的理解,因大家的阅读的初衷不同。但一定会有一类人,是把阅读当做生活的必需,没了阅读,生活便索然无趣。 20230715 个人评分:四星 同类书籍推荐 推荐先读他的诗歌,再读《微尘》4⭐ 和《炸裂志》(还未读)然后读《一地霜白》4⭐ 最后读《活着,便是冲天一喊》。4⭐ (略次之)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