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艺术
像不像与好不好
但是,生命中可有什么不变的东西吗?这才是文学一向在询问和寻找的。 上帝就像出题的考官,不断变换生活的题面,看你是否还能从中找出生命的本义。 引自第113页 爱情之下怎么都是艺术,一黄不染。 像,已经太腻人,而不像,可能正为生途开辟着领域。 引自第114页 不过,“异”主要是说,生理的活着基本相同,而心魂的跳望各有其异,物质的享受必趋实际,而心魂的跳望一向都在实际之外。 语言也是这样,无论谈恋爱还是谈买卖,总是期望相互能听懂,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就不如各自回家去睡觉。 引自第116页 只有个人自由,才有普遍利益,只因有普遍的遵守,才可能保障个人的自由,这道理多么简单。事实上,轻蔑个人自由的人,也都不屑于普遍的遵守,道理也简单:自由一普遍,霸字搁在哪儿? 未必就是迎合大众,倒可能是麻醉大众。大众的心流原本是多么丰富,多么不拘,多么辽远,怎么迎合得过来?唯把他们麻醉到只认得一种戏路,只相信一种思绪配走上舞台或银幕,他们才可以随时随地被迎合。 所以我又想,是否正因为这堂而皇之的普遍,万千独具的心流所以被湮灭,以致中国特色倒要由外国人来判定?还有,为什么要以国为单位来配制特色?为什么不让每一缕心魂自然而然地表现其特色呢? 引自第118页
6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