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英特尔放弃内存业务转向微处理器
1985年,美元贬值降低了美国的购买力,引发世界经济衰退,全球半导体产业转入萧条,半导体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64K内存由前一年的3美元下降到年中的0.75美元,256K内存由31美元下降到3美元。英特尔的利润剧跌到不足200万美元,而上一年还有1.98亿美元。犹豫了好几周之后,格鲁夫忽然问了首席执行官摩尔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被踢出董事会,他们找个新的首席执行官,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内存的生意。”格鲁夫俯身向前,用他那双深邃的纯蓝色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摩尔,然后说:“那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呢?”
这是关系英特尔生死存亡的战略转折时刻,但对于童年时就习惯面对死亡威胁的格鲁夫来说,并不算什么惊涛骇浪。格鲁夫是一个移民自匈牙利的犹太人。在他8岁的时候,纳粹德国占领了匈牙利,匈牙利的犹太人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由65万人锐减到15万人。1956年,匈牙利爆发了反对政府的反抗运动,这一运动仅仅持续13天就被苏联军队镇压,20万匈牙利难民逃到西方,格鲁夫便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了化学工程的博士学位,然后进入仙童工作。在仙童的四年时间里,格鲁夫成为芯片领域的专家。他升任仙童的研发副主管,并且编写了一本名为《物理学与半导体设备技术》的经典大学教材。需要注意的是,格鲁夫并不是英特尔的创始人,他只是诺伊斯和摩尔为英特尔雇佣的第一位员工,工号还被不小心排到了第4号。格鲁夫没有多少英特尔的股份,这使得他的财富只是诺伊斯或摩尔的零头,尽管他对英特尔的贡献并不亚于诺伊斯或摩尔。
成长时期的死亡恐惧造成了他日后的偏执,让他每天都在为无数的经营风险担惊受怕。“我担心产品会出岔,也担心在时机未成熟的时候介绍产品。我怕工厂运转不灵,也怕工厂数目太多。我担心用人的正确与否,也担心员工的士气低落。当然,我还担心竞争对手。为了自己的生存,公司所有人员都必须一直处在偏执状态,穿越战略转折点为我们设下的死亡之谷,是一个企业必须经历的最大磨难。”
看着很眼熟,任正非不也是偏执地每天都在焦虑华为的发展问题吗?
摩尔和格鲁夫将英特尔退出内存业务的决定向董事会汇报,洛克称之为“我作为董事会成员所下过的最令人肝肠寸断的决定”,诺伊斯毫不犹豫地投了赞成票。于是,英特尔终止了预计需要投入4亿美元的1M内存生产设施的建设,决定退出内存市场。在不久后的一次公司会议上,格鲁夫开门见山地宣布:“欢迎来到新的英特尔!”他解释道,存储器公司英特尔已经死亡,但公司的命运可以押在另一个产品——微处理器上。尽管如此,战略转折的过程是相当残酷的:1986年,英特尔关闭了8家工厂中的7家,解雇了7200名员工,亏损超过1.7亿美元。这也是英特尔自上市以来经历的唯一一次亏损。格鲁夫的铁腕保证了大面积裁员的快速完成。霍根曾经这样评论格鲁夫:“如果他母亲碍着他了,他也会把她解雇掉。”霍根大概就是有样学样裁掉桑德斯的。
Cong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美日半导体协议
1985年10月,美国商务部出面指控日本公司倾销256K和1M内存。一年后,没有选择余地的日本通产...
-
广场协议
《美日半导体协议》相当于是美国拿着刀架在日本的脖子上逼着签的,《广场协议》却不同。《广...
-
1985年英特尔放弃内存业务转向微处理器
-
三星的市场调研能力
三星还塑造了强大的市场调研能力。三星的战略市场部门有800人,其中市场调研专员竟有230人。...
-
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就花钱
三星电子的第一个内存工厂的64K和256K技术拿的是美光的授权,并凭此获得了成功。三星想独立自...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