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法,不要一到考试周:“我全都忘了”“那就可以上了”
没有基本功,任何绝招都会苍白无力;没有绝招,力量有时也会大打折扣。—— 释若《智慧外脑》(p.108)
有段时间,关于张无忌那段“全都忘了就能上场了”的短视频挺火的,我也常用来调侃上课后记不住东西的自己,但现在回首一想,其实两个事情并不一样,我是因为不熟练没记住而忘了,但是影视剧里的张无忌确是不记招式,只是细看张三丰剑招中“神在剑先,绵绵不绝”之意,在与对方对打的同时不断吸收进步,直接是进入高人“无招胜有招”的状态,化为本能,自成章法。
而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将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创造出我们需要的事物,而学中用,用中学才是我们掌握知识关键的法则,不能用的知识那就是无用之物,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我们遗忘。
以前老师们经常说:“要先把书读厚(基本功-了解全貌,掌握基础),再将书读薄(基本功-内化知识,融会贯通)。”最后能用自己的理解将内容简要复述出来,才算是读透了一本书(绝招)可以在言简意赅的同时,就算旁人有再多的疑问,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回答,而不是照本宣科,死板地像一个无情的复读机一样。
就像是在由释若老师写的《智慧外脑》中说的那样:“做知识管理的基本功,就是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我称这种能力为智慧。”
那如何才能“生成智慧”呢?在书中有提到关于日本剑道的一种练习方式,叫“守、破、离”,可以作为一种路径进行实操和思考,当然这也是我们日常学习的路径,简单概括为以下三点:
- 打牢基本功,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 比如学跳舞时关于胸肩胯的基本方向的分离等。(隐性知识-显性知识)
- 尝试改良规范。---比如在练习基本功时找到适合自己的角度和相对舒适的发力方式等。(显性知识-显性知识)
- 总结自己实践的经验,建立自己的方法论。--- 比如记录下自己习惯的风格和角度,并创造出自己的风格和攻略。(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当然,这一切的重点都集中在一件事上,那就是多用,多练,多实践,用真实的应用场景对自己进行反馈,然后反思优化,从而最终创造出属于个人的本事。
基本功很重要,就像是内功一样,支撑我们发力;而实践就是我们验证和优化基本功的时候,日积月累下,相辅相成,让内功有地可施,也让绝招有所支撑。
小王的酱油铺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实践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法,不要一到考试周:“我全都忘了”“那就可以上了”
-
“去我的收藏夹吃灰吧!”用过去现在和未来来打扫我们的收藏夹吧,知识只有用起来才有价值
如果你要构建成熟的个人知识系统,无限制地获取知识毫无意义,因为获取知识的目标是生产新知...
-
沙子是被风吹走还是用来砌墙,取决于我们是否明确使用它的目的
我们可以把知识点看作组成系统功能的要素,把知识点放在一起使其围绕实现特定目标去产生连接...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