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奥里维是真的死了。
失去了奥里维的克里斯朵夫悲痛万分,没法呼吸,甚至丧失了求生的意志。瑞士的一个老朋友勃罗姆一家收留了他,对他悉心照料,耐心等待他的身体和情绪的恢复。可以说,勃罗姆是对他有恩的人,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残酷,偏偏让他在了解了阿娜——勃罗姆的妻子之后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
阿娜从小失去了父母,和祖母生活在一起,然而因为母亲是庄稼人的女儿,和父亲的婚姻并不相当,遭到了全族人的摒弃,母亲死后,阿娜便成了一种罪恶的延续。祖母把她当做仆人一样对待,严苛、吝啬、狭隘,在这种处境之中阿娜本分规矩,但也被变得冷漠无情,甚至有自虐倾向。麻木不仁的生活,自我折磨是唯一能给她带来快感的行为方式。她信奉新教,崇拜理智,有悲剧意味。(旧教崇拜教皇,相对宽容、自由富于诗意)医生勃罗姆看上了这个看起来本分的姑娘,给了她一个正常的家庭,然而多年的生活经历仍是将她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虽然也不失礼。是克里斯朵夫在她的歌唱里发现了另外一个她自己,这是阿娜本人都没有意识到的,更是丈夫不懂欣赏的,渐渐地,两人一起散步、跳舞、欢唱……情欲来袭,理性和宗教都不管用了,她从来没有这么真实地活过,爱过。然而世俗当道,那些真实存在的以及幻想出来的种种异样眼光指指点点谩骂侮辱先就击溃了阿娜的心理防线,她崩溃了,自杀未遂,整个人都垮了。与此同时,克里斯朵夫多内心也经历着矛盾挣扎,一边是爱的人,一边是有恩的人;一边是咄咄逼人,一边是隐忍不发,他自己也受不住了,完全失去了生存的理由,生命中最可宝贵的友谊、爱情、意志、思想都没有了,可他从来不是束手待毙的人,他总觉得应该活下去,就必须另外找到生存的意义。
初春的强悍而坚韧的力量触动着他的心弦,与上帝的频繁对话让他获得新的思索。人该永葆战斗之姿,其实不是为了个人的生命啊。“他的斗争是众生万物的大斗争中的一部分。他的失败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且马上得到补救的。他为大家斗争,大家也为他斗争。”他不属于他自己,他生命的意义在于参与拯救世界!
他原本枯竭的创作灵感重新萌动奔涌,无法遏制,他的创作思想登上了新的台阶。艺术既非道德也非不道德,它是受自然规律支配,不受一朝一夕的规则限制,圣洁而善。他开始隐居,“没有旋律,没有节奏,没有主题的经营”,如他的音乐一般,不需要也不一样任何人的了解,一切顺其自然。
某某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卷八 女朋友们
克里斯朵夫出名了,他更加切身了解到艺术行业以及跟这个行业有关的那些家伙的专制虚伪骗人的...
-
卷九 燃烧的荆棘 第一部
这个部分主要讲了形形色色的所谓革命的人以及他们各自对待革命的态度。 奥里维看到了有的人因...
-
第二部
-
第三部 、第四部
葛拉齐亚的小儿子与葛拉齐亚因病先后离世,小儿子伴随着他的狭隘、阴毒、专制一起消亡了,而...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