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
彼时宝玉尚未作完,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转眼警见,便趁众人不理论,急忙回身悄推他道:“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宝玉见宝钗如此说,便拭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宝玉道:“‘绿蜡’可有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乾',你都忘了不成?”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臆,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宝钗亦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一面说笑,因说笑又怕他耽延工夫,遂抽身走开了。宝玉只得续成,共有了三首。 此时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负,自是不快。因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何不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处。想着,便也走至宝玉案旁,悄问:“可都有了?”宝玉道:“才有了三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了。”黛玉道:“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说毕,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宝玉打开一看,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遂忙恭楷呈上。 引自第463页 林黛玉跟薛宝钗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过招的机会。我说这一回合又是林妹妹赢了。说林妹妹赢了,并不是宝姐姐只改了一个字,而林妹妹作了一整首诗。林妹妹到底赢在哪里,这一段脂批很多,也都挠不到痒处,我试着来说说。
宝姐姐人如其名,浑身上下金钱气息太浓了。她做这一字师,要把“绿玉”改成“绿蜡”,根本出发点不是在文学艺术上,而是人情世故上:贾元春不喜欢“红香绿玉”,所以应该避免再出现“绿玉”二字,免得惹她不高兴。取笑宝玉的时候说“将来金殿对策”,也是句句不离功名。
林妹妹的“杏帘在望”律诗写得好自不必说,这是贾元春钦点的诸诗之冠,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最后一句展现了林妹妹的胸怀:“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都这么富贵,这么荣华了,干嘛还一门心思去追逐功名利禄啊?!难道除了金钱名利,你们就没有更高的价值了吗?!其实这一鞭子不但抽在贾政、贾雨村这些热衷功名的臭男人身上,也抽在情敌薛宝钗身上,而且刚刚好打中了她的七寸死穴。所以价值观的优越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优越,即便宝姐姐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即便宝姐姐才高八斗,也都远远赶不上林妹妹。
14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