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 ] 穆罕默德在与赫蒂彻结婚后,解决了经济问题,开始传播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受阻,遭到古莱氏部落反对,622年迁徙麦地那,开启伊历纪元。628年签订侯代比亚条约,结束与古莱氏人分争,630年光复麦加,史称“代表团之年”。穆罕默德将连接阿拉伯人的血统与部落变为宗教,让阿拉伯人团结起来,成为了一个坚强的民族。
- [ ]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基础,是一切精神伦理问题的最终解释。虔诚的穆斯林很尊重《古兰经》。
- [ ] 伊斯兰教。信什么: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信前定。怎么做:表白信仰(念)、礼、斋、课、朝、(圣战)。
- [ ] 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伊斯兰教的征服扩张。通过军事手段、伴随军事目的,阿拉伯人开始征服周边地区,直至西班牙。
- [ ] 伊斯兰教的扩张:为何扩张:转移国内的矛盾与旺盛的精力。633-640年之间,征服叙利亚,增长信心。随后,向东征服波斯;再随后向西征服埃及及北非地区。对波斯的征服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叙利亚和波斯地区的人,相比于旧统治者,对阿拉伯人更为亲切。
- [ ] 奥斯曼遇刺后,阿里即位,穆阿维叶反对。在二人的战争中,穆阿维叶施计剥夺了阿里的哈里发职位,于是产生哈瓦利吉派(从什叶派分走)。由于阿里与先知穆罕默德有血缘关系,什叶派认为阿里是唯一合法哈里发,承认伊玛目(相当于逊尼派哈里发),且必须为阿里后裔;逊尼派则认为四大哈里发都是合法的。
- [ ] 穆阿维叶平定什叶派内乱;倭玛亚王朝先后多次向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进攻,最后失败;阿卜杜勒·麦立克盒韦立德时期,倭玛亚王朝达到极点,哈查知和穆萨东征西战,扩大伊斯兰世界版图。
- [ ] 倭玛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倭玛亚王朝重铸货币,发展建筑艺术。宦官制度建立,宫廷生活丰富。有奴隶。艳情诗、纯情诗、政治对驳诗发展;什叶派形成;圣训、历史、波斯人帮忙整理的阿拉伯语语法、罗马人帮忙整理的伊斯兰教法;建筑学以清真寺为集大成,音乐发展。
- [ ] 倭玛亚王朝的覆灭:宫廷的骄奢淫逸导致社会腐败;阿拔斯人认为自己是先知的叔父,血缘关系更近;什叶派阿里党人反抗;非阿拉伯穆斯林没有得到与阿拉伯穆斯林一样的地位和待遇,反抗;哈里发继承缺少明确制度,指定一代、两代,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等。
- [ ] 阿拔斯王朝(750-1258):智力的觉醒,百年翻译运动,天文、医学、历史、地理、宗教、教义教法、律法、文学等发展
- [ ] 阿拔斯王朝的分割,东西方小国:西方:倭玛亚人在西班牙建立安达卢西亚王朝(后倭玛亚王朝),什叶派在马格里布建立伊德里斯王朝,逊尼派在北非东部建立艾格莱布王朝;随后北非依次又有法蒂玛王朝(909-1171)、阿尤布王朝(1171-1248)、马穆鲁克王朝(1250-1517)
- [ ] 阿拔斯王朝的覆灭:外因为蒙古人西征,内因为政治腐败、骄奢淫逸,阿拉伯人与非阿拉伯语人、穆斯林语非穆斯林德不平等,虚假的征服并未联系起国内的多个民族等。
- [ ] 安达卢西亚王朝:711-1492,后倭玛亚王朝,躲避阿拔斯王朝的追杀。建立王朝后一直和当地基督徒斗争
- [ ] 阿拉伯人在西西里岛:对西西里岛的征服始于9世纪的艾格莱布王朝,至11世纪,诺曼人开始统治西西里岛
- [ ] 十字军东征(1096-1272):原因:宗教冲突,收复失地、获得财富,君士坦丁堡被占,教皇乌尔班二世呼吁东征。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集中于文学、教育、建筑、科学、哲学等多方面,但东方对西方的影响显然更大。
- [ ] 奥斯曼帝国(1517-1923):在此期间,阿拉伯人享有高度自治。帝国自苏莱曼哈里发后开始走下坡路,殖民时代开始。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