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陈子昂
莽原 (In praise of failure.)
李白的文学主张和陈子昂相同,他也是以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的,看不起那种拘于声律、崇尚形式的诗歌,而是要“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的。他的《古风》五十九首,就是他这种创作主张的实践。这种主张虽然以“复古”为号召,但实际上却是要求革新的。因为在支配人心的传统力量还十分强大的时代里,一切的革新往往都是借着 “复古”的名义来作号召的;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论到历史上传统与革新的关系时说:“一切己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像只是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闻的事物时,恰好在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场面。”李白和陈子昂的主张“复古”也是如此,他们实际上是要求诗歌走向新的与人生有关的反映现实的道路上的;以“复古” 为名义,只是为了这对于反对齐、梁以来的那种形式主义的、轻艳柔靡的倾向更有力量罢了。…… 因此从文学的发展说来,李白正是承继了陈子昂的主张,并以他的创作实践来发生了改变文学潮流的巨大影响的。刘克庄说:“太白《古风》,与陈子昂《感遇》之作,笔力相上下。”胡震亨说:“太白《古风》,其篇富于子昂之《感遇》,俭于嗣宗(阮籍)之《咏怀》。其发抒性灵,寄托规讽,实相源流也。” 引自 诗歌的艺术成就
15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