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透过自然之镜看人类社会 1
要理解人类文化中那些最普遍的特征,比如婚姻、宗教信仰和道德情感的存在,需要同样的陌生感。只是我们得站得更远一些,我们要做的不是同一些区域性的习俗保持距离,而是要同人性本身保持距离。这要如何实现呢?经济学家保罗·西布赖特(Paul Seabright)建议我们应该从其他动物的视角出发来考虑人类行为。例如,如果倭黑猩猩研究人类,它们会惊讶于人类为何花费如此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思考性、追求性、想象性、谈论性,以及通过歌谣、绘画和文学去描绘性但与此同时却很少真的做出性行为一确实,人类性行为的频率比倭黑猩猩要低得多;大猩猩可能会诧异地发现,人类群体中的领袖并不总是最强壮的那一个,一 些柔弱的人竟然能对大块头施以号令;黑猩猩人类学家会好奇,为什么一大群人天天凑在一起却很少打架,为什么他们多年来都各自和同一个性伴侣紧紧绑定在一起,为什么父亲要养育照顾自己的后代。 引自 引 言 透过自然之镜看人类社会 1
162人阅读
歪~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引 言 透过自然之镜看人类社会 1
-
第六章 人类的心智能理解社会吗? 225
因此,将群体看作意识化主体的思维方式不仅让我们忽视了社会动态的关键特征,还导致我们压根...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