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希腊罗马哲学
一、斯多葛派
(一)创始人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早期斯多葛主义:基底恩的芝诺/科雷安德、克吕西普
中期斯多葛派:波希多尼
中晚期斯多葛派:塞涅卡、马可·奥勒留(《沉思录》)、爱比克泰德(《道德手册》)
(二)斯多葛派思想体系的特征和划分
伦理学直接承袭犬儒主义哲学
划分:逻辑学(基础)、物理学(基础)、伦理学(重要地位) 逻辑学——修辞学(独白)+辩证法(对话的艺术)
物理学——唯物主义/一元论/规律性/泛神论
(三)斯多葛派的伦理学
善,顺应自然/理性的生活。恶,非理性/非道德的生活
激情迷惑理性,人的任务是不断的与激情作斗争,让灵魂摆脱激情的束缚,达到德性(恬淡寡欲,即智者)
【影响】1.对一切外物都无动于衷。认为某一些事物有价值,另一些无价值
2.自私自利,只注重个人的独立和内心自由,对其他漠不关心
提出两个基本社会要求:公正、仁爱 (四)斯多葛派哲学的历史意义
与基督教的密切联系
1.禁欲主义道德,鄙视身外之物
2.世界整体体现在至高无上者中
3.提倡跨越种族和社会阶层的普遍的人间之爱
二、伊壁鸠鲁派
逻辑学和物理学史伦理学的前提
逻辑学让人们避免错误
物理学是让人们采取正确行动的基础
物理学告诉人们,世界万物以一种自然关系解释,驱除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恐惧
追求幸福必须通过理性的引导并有所节制,真正的幸福来自精神的祥和平静
实际的人生智慧要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为了消除当前的痛苦,人可以回忆过去的快乐也可以期望未来的快乐。谁若是摆脱了对上帝和死亡的恐惧,那么他就会获得内心的平静。
三、怀疑派
不把逻辑和认识论作为研究目的,目的是达到更为实用的理想,打到愉悦和坚不可摧的心灵安宁。
四、折中主义
(一)罗马的折中主义
不带任何偏见地审视所有思想派别,选取他们认为正确的东西
罗马人不把哲学思想当作目的本身,而是作为生活工具和正确行为指南
马可·图留斯·西塞罗
(二)亚历山大里亚的折中主义
希腊文化+东方思想(犹太教传统)
犹太人斐洛
人类认知的第三个源泉:直接来自上帝的内心彻悟
五、新柏拉图主义
(一)普罗提诺
《九章集》(普罗提诺著/波菲利编纂)
伦理学/宇宙论/论灵魂/论精神和理念/论最高原则和至善
太一、元一、永恒者、至高无上者、善、超善、上帝
太一创造实体,万物从太一中流射出来,流射分阶段,第一阶段是精神,第二阶段时灵魂的世界。
灵魂先思考,创造有生命的东西并注入生命的气息,创造神圣天体,是一种更高级的自然力量,高于万物
最高境界是完全沉浸在自我之中,达到忘形出神和心醉神迷与上帝合二为一的状态(与神为一的神秘主义思想)
(二)新柏拉图主义的结束与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终结
东罗马帝国:扬布利可/普洛克鲁斯
雅典学派标志着非基督教哲学时代在东罗马帝国结束
西罗马帝国:波伊修斯《哲学的慰藉》
宇宙的终极浪漫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部分 第一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到智者派的出现
一、米利都的自然哲学家 1.泰勒斯(商人/政治家/自然研究者/哲学家) “水是万物之源”是他的...
-
第二部分 第二章 希腊哲学的鼎盛时期
一、智者派 哲学思想发展出众多流派,哲学史上的重要问题几乎都从这里开始提出,即使尚未解决...
-
第二部分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希腊罗马哲学
-
第三部分 时代划分
基督教的兴起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的衰落同时发生,承上启下的关系 公元1世纪 耶稣使徒传教活动...
-
第三部分 第一章 教父哲学时期
一、古典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 (一)上帝与人 造物主的观念 赫拉克利特:原始火、亚里士多...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