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之夜
这里还涉及启蒙运动的另外一段历史。当诸神离开人类的时候,天空变得一片黑暗,人类在自然和历史的任何地方都只看得见自己及其同类。接下来,人就变得狭隘、平庸和残忍。如果没有敞开的视野,人就无法忍受其他的人。所谓的被启蒙时期不是光明时期,甚至都不是实现完满的时期。人类还必须被异己者占用。 对荷尔德林来说,这个“异己者”就是神性,或者天神,或者诸神,抑或经常就是直截了当的灵或自然。历史见证了神性无数的表现形式,耶稣基督和基督教的标志即是其中之一。而对荷尔德林来说,最美好的形式是希腊的。不过,神性的每一种形象变化都有时间限制,都会再次消失。神性是存在的,但其形象是变化的。有时候神性也会完全消失,即便不是永远如此。 按照荷尔德林的说法,目下我们体验的是诸神之夜的时段。我们只能希望,白昼会再次来临。荷尔德林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保持对诸神白昼的记忆,同时又对破晓的征兆翘首以盼。 引自 第十二章...............199
10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