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私与爱的纠纷:数字遗产的问题
Hyperagile乔治 (I was born sick, but I love it)
读过 网上遗产
第一章 在数字时代死去
P38 数字资产无法适用于传统的遗产法律
传统的法律与数字平台格格不入。在英国,要检验一样东西是不是可以在遗嘱中执行的资产,通常有双重标准:首先,它是不是有形的?其次,它有价值吗? 数字资产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具有货币价值的数字产品。我们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的电子书、音乐和电影的“所有权”可能会过期,而我们的原创著作、音乐作品、艺术图像或摄影作品,我们可以更确定地拥有以数字形式储存或出版的知识产权,这些知识产权须遵循相关的继承法。 第二类资产包括“情感的、个人的”资料。你可能认为它们有价值且有形,但这些资料在法律上不会被认为是资产。 引自 第一章 在数字时代死去 第二章 在线的悲伤
P62 应对悖论
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会发现,社交媒体对缓解悲伤更有帮助;而那些不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人更有可能对是否继续保留数字遗物感到不安和疑虑,这是一个“应对悖论”(coping paradox)。 引自 第二章 在线的悲伤 P64 “关怀文化”与“记忆文化”的对立
有些人拥有一种哀悼的“关怀文化”。在关怀文化中,人们相信死者仍然存在于某种精神领域,他们仍然需要我们以某种方式照顾他们。 而“记忆文化”认为,我们必须接受逝者已逝的事实,在这种文化中,我们需要做的是记住并尊重逝者的遗产,并且认定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后代延续生命。记忆文化通常不把死者看作是可持续活动的独立个体。 引自 第二章 在线的悲伤 P81 社交媒体让我们认为自己有了跨越生死进行沟通的能力
为什么我们会有一种直觉,认为在社交网络上沟通是跨越死亡,跨越横亘在我们与有知觉、有社交能力的逝者之间的鸿沟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通过技术手段与远方的人进行沟通。我们不需要听觉上的暗示,不需要看到某人的脸,就能对自己传达的信息有信心。 引自 第二章 在线的悲伤 第四章 逝者隐私权VS家属隐私权
P147 自然人才能享有完全的隐私权
隐私是一项人权,但人类是会死的、有生命的、会呼吸的生物,有时在法律上被称为自然人。法律通常假定只有自然人才具有法律人格,因此,只有自然人才能享有完全的隐私权。 引自 第四章 逝者隐私权 vs. 家属知情权 P149 有学者认为逝者有对自己网络信息的处置权利
埃迪纳是这么认为的:去世的信息隐私只是逝者长期享有的控制权的逻辑演算(如果逝者来自具有相当程度的遗嘱自由的国家)。如果财产是个人人格的延伸……那么人格同样会超越死亡……财产是通过遗嘱来超越死亡的。 引自 第四章 逝者隐私权 vs. 家属知情权 P191 谁有权利处置数字遗产
近亲仍享有其他的纪念空间,这些直系亲属可能会认为,删除Facebook的个人资料类似于关闭银行账户和商店账户,但是,对于那些和逝者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的人来说,社交网站可能是他们与逝者保持联系的唯一地方。“最优选择权的人投入得最少,”杰德说道,“而投入最多的人也最没有能力做出选择。我认为,在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领域,这些不对称现象的出现非常值得关注。这种不对称性很难描述清楚,甚至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这种不对称性正是设置遗产联系人的本意。 引自 第四章 逝者隐私权 vs. 家属知情权 第六章
P244 不为了创造遗产而创造
创造数字遗产的最佳方式,就是让它成为另一件事的副产品,一件人们确实想参与其中的事情。人们登录Facebook是因为生活,而不是因为他们预料到自己即将死亡。 引自 第六章 恐怖谷 P245 数字遗产对当事人和亲友的独特意义
我想离开这个房间,我想和我最喜欢的人一起去外面的世界,过一种更加现实的生活,一种我更能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并被自己的价值观所驱使的生活。我想告诉我生命中的重要的人我对他们的感觉,就在此时此刻。在我忙着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遗产可能不得不被我晾在一旁,无论有没有技术的帮助。 引自 第六章 恐怖谷 第七章 来自逝者的声音
P267 遗产≠遗嘱
她希望留下的最后信息,也就是她口中的“书的结局”,并不是她的遗产,她的遗产就是她所做的一切。 引自 第七章 来自逝者的声音 P271 “悲伤警察”让人们在网上的吊唁行为备受争议
在社交网络时代,我所经历的这种尴尬并不罕见。当吊唁者与死者关系密切时,他们会公开表达他们的悲痛,几乎所有人都能理解并赞许这一点,但当关系不那么密切的人表达他们的悲痛时,情况就会变得有点微妙。某个名人或文化偶像的离世可能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你会公开对他们表达悲伤,但如果你在街上遇到他们,他们不会认出你,而且“悲伤警察”很快就会出现。“你不认识他,”他们可能会说,“停止这种不恰当的情感围观,走开!”他们或许还会说,“你不是一个真正的粉丝。停止不尊重我偶像的回忆,把哀悼留给真正的粉丝,就像我一样!” 引自 第七章 来自逝者的声音
22人阅读
Hyperagile乔治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身份、自由和选择:数字时代的特点
第一章 在数字时代死去 P22 “持续联系”continuing bonds 本质:与逝者继续保持联系是一种完...
-
关于隐私与爱的纠纷:数字遗产的问题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