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第一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哲学
一、从中世纪到近代的精神转折
经院哲学衰落,预示着“个体”挣脱束缚获得解放
人文主义运动来临
罗吉尔·培根:科学和哲学必须建立在人直接观察自然和人的直接经验之上,而不要相信任何权威,这为现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这部宏大的戏剧拉开了序幕。
个人主义:个人的自由人格受到了较高的尊重;对古代经典的自由讨论,不用再去顾忌那些神学责任和目的;一种纯粹以理性和经验为基础的科学;非宗教色彩的思想的世俗性。
(一)发明与发现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地理大发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
(二)新的自然知识
思想的触角伸向宇宙空间的深处
1.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2.开普勒《宇宙和谐》:整个宇宙服从于一种统一的规律
3.伽利略 表达和应用了一种纯粹量的、数学的和机械的自然科学原则。(当今自然科学的真正鼻祖/为力学奠定基础)
自由落体(质的差别转向量的差别)
(三)人文主义和文艺复兴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十日谈》
各种复兴古典的思想运动几乎并没有产生什么创造性的和预示未来的哲学思想,它们的功绩主要在于,使得人们在审视希腊和罗马哲学时能够不带任何成见,不戴上经院哲学的有色眼镜,并能从世俗的角度出发。
文艺复兴
影响到了所有的生活领域:科学、医学、技术、法学和商学,尤其是造型艺术,至少在意大利它影响了所有的大众阶层。
波提切利、柯勒乔、拉斐尔、提香,集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为一身的米开朗基罗;全能天才列奥纳多·达·芬奇,诗人塔索和阿里奥斯特,音乐家帕莱斯特里纳,建筑家布拉曼特,法国有朗萨尔和拉伯雷,西班牙有塞万提斯,德国有丢勒、霍尔拜因、格拉纳赫、格律内瓦尔德、黎曼施奈德、布克迈尔、威特·施多斯,英国有马洛韦和莎士比亚
蒙田《随笔集》《旅行日记》
人居于中心地位/人的思想经历类似的自我观察的过程/生与死
对现有知识的批判性思考和检验的思想运动,促进“启蒙运动”的发展
(四)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他首先反对和抵制的就是,教会企图成为上帝和人之间的唯一代言人,上帝代言人不是教会,而是普通教民——为个人赋予应有的地位
但路德认为只有在信仰中,才能找到获得救赎的可能(新教学说)
《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
为欧洲自由研究哲学摆脱一切神学束缚开辟了道路。它打破了教会在中世纪所有精神生活领域内的统治,在表面上,它使教育机构从教会的统治下脱离出来并使其世俗化;在精神上,它为良心的自由提出了理论根据。
(五)近代初期的社会和政治变革——新的法律和国家思想
其实阶层的权力被削弱
资产阶级是新经济的支柱,区别于贵族和僧侣、农民
1.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2.格劳秀斯
《自由的海洋》《论战争法与和平法》
法律高于国家。现代国际法的真正奠基人。
3.霍布斯(英)
《自然法和政治法要义》:《论人性》《哲学原理》《《论自由和必然性》
国家学说是他的哲学的核心部分和影响最大的部分
唯物主义者
人是利己主义者,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他只关心如何维持自己的生存,并尽可能多地占有财富。在人人为己的自然状态下,势必会产生“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通过契约的形式,限制个人意志的膨胀。
《利维坦》:国家就是“尘世的上帝”。
道德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圣经》中则认为人类最初是完美状态,后来才变得道德堕落。
国家是按照使用目的建立起来的机构,是纯粹的人类发明
个人和世俗都获得了“解放”
4.莫尔
《乌托邦》描述理想社会中社会主义社会画卷
停止对下层阶级的剥削,社会的每个人都参与劳动,共同从事生产活动,财富共享,养老有社会保障,人人都有权接受教育并分享社会的精神财富。
最先对资本主义进行尖锐批判
二、过渡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
(一)库萨的尼古拉
《论有学识的无知》
天文学:宇宙没有中心/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不是静止不动的
个性的本质和价值的思想: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对宇宙的反映,就像带有不同曲面的凹面镜,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宇宙。
关于宇宙占统治地位的秩序与和谐:上帝创造世界并不是无计划的,而是遵循一种数学原则。
与古典追求适度、节制和明晰不同,在这里蕴含着欧洲人超越一切追求无限的精神
人认识阶段的阶段:感性阶段——理智阶段——理性阶段
(二)乔丹诺·布鲁诺
《论原因、本原和一》、《论无限、宇宙和诸世界》、《灰堆上的华筵》、《驱逐趾高气扬的野兽》,以及《论英雄热情》。
宇宙具有深不可测的无限性,宇宙中有无数个太阳,有无数个星星,有无数个宇宙体系,宇宙既没有边界,也没有中心,它永远在运动。
将能动的统一性和宇宙的永恒性与他的宇宙无限性的思想结合到了一起。 否认上帝从外部主宰世界,认为上帝在世界之内,活动于世界整体之中,耶活动于世界的每一个部分中。
(三)弗朗西斯·培根 《论说文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1.《新工具》(有意识地针对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对科学方法作了阐释)
它对科学做了分类,与神学划清了界限,提出了许多建议,对科学停滞不前的状况进行了批判。
2.《新大西岛》(描述了一个理想的未来社会)
指明科学方法的目的:科学的进步及其实际应用,就是人类要征服自然。
必须清除思想中的所有偏见以及各种传统的错误:
“四象假说”:
(1)种族假相, 认为人的感觉是事物的尺度
(2)洞穴假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因此有多少个个人就有多少个个人假相
(3)市场假相, 人们在彼此交往和接触中使用语言,语言令人陷入争辩和无聊幻想
(4)剧场假相, 哲学体系更新迭代如剧场
正确的方法:只有依据经验,追问自然本身,亦即通过归纳法,才能确保获得科学成果。
与现代自然科学所采用的方法大致相同:首先从假设出发;然后借助于符合目的的实验,收集相关的经验;得出结论并表达出一般原理,然后再用新的实验来检验这个原理的正确性。
【批判性评价】
培根过分重视事实的收集和比较,却忽视了理论的意义,即忽视了演绎法,特别是他没有认识到数学的意义。
伟大的思想解放者和推动者,是新时代的思想先驱之一
(四)雅各布·波墨
宗教改革家,但又笃信传统
新教神秘主义者
《曙光》《论上帝的三个原则》《伟大的神秘》(德语写作)
在世界的神圣基础之内,恶就早已存在了。天堂和地狱都在上帝的手中。
在人的灵魂未获解脱的状态下,他会被欲望困缚住,但又希望飘摇于最纯净的寂静之中。
宇宙的终极浪漫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部分 第一章 教父哲学时期
一、古典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 (一)上帝与人 造物主的观念 赫拉克利特:原始火、亚里士多...
-
第三部分 第二章 经院哲学时期
经院哲学:学院理论,把真理再合乎理性地加以整理,使之通晓易懂。 与教父哲学的区别:以圣经...
-
第四部分 第一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哲学
-
第四部分 第二章 巴洛克时期的三个伟大思想体系
时代特征:理性主义长足发展,数学称为人类认识的理想。人们都在追求一种清晰明了的形象,追...
-
第五部分 第一章 启蒙运动
一、英国 (一)英国经验主义先驱 清教主义宗教运动。 拒绝抽象思辨,经验是一切知识和所有哲...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