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遗症—QE、地产衰退、通胀目标
1、当你购买国债或者政府支持型企业证券并把它们写进资产负债表时,市场中可供应的同类证券就减少了。如果投资者想要持有这些证券,就必须接受较低的收益率。
因此,这实际上是另一种货币政策:我们聚焦在长期利率,而不是短期利率上。但是,这里的基本逻辑是一致的,都是降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
2、为什么这次经济恢复的速度比以往要缓慢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房地产市场复苏很缓慢。
次贷危机过后,伴随着房地产市场上的过量供应,同时又有很多人无法获得房贷或者害怕回到房地产市场,所以房价一直在下跌。
现在更普遍的情况是,当业主看到他们房子的价格下跌时,这或许意味着他们无法获得与房屋净值相等的信用额度贷款,也意味着他们感到更加贫穷。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房地产投资行为,也影响了他们购买其他商业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3、几乎所有设定了通胀目标的中央银行不是将之设定为2%,就是1%~3%或类似水平。而且这里有个权衡的问题。原因是,一方面正如你所言,是为了避免或者减少通货紧缩的风险而将之设定为大于零。然而另一方面,如果通货膨胀率太高,市场就会出问题,经济体的效率会下降。
总之,权衡之处在于合适的通货膨胀水平既给了你对抗通货紧缩的合理缓冲,又不至于太高而导致市场运转不灵。因此如前所述,国际共识是2%左右,这也是长期以来美联储的非正式目标。
40人阅读
JensenABC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二战后的美联储—央行独立性、通胀与次贷危机
1、1951年《美联储—财政部协议》,这一协议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为这是美国政府第一次明确...
-
美联储应对金融危机—白芝浩原则
金融恐慌时,中央银行应遵循白芝浩原则,即央行应当在惩罚性利率的基础上,允许自由放贷给有...
-
危机后遗症—QE、地产衰退、通胀目标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