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 第四章 新康德主义
一、对康德的批判性思考
(一)概论 康德主义的繁荣复兴。分裂为不同“学派”,共同点:
1.“理解康德就意味着要超越康德”
2. 新康德主义者对康德提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他的物自体上,它是康德之后哲学之所以误入歧途和引起误解的主要根源。
3. 许多新康德主义者的视野过于狭窄,他们的目光只盯在康德的认识论问题上以及与此相关的康德的功绩。
(二)马堡学派
赫尔曼·柯亨《康德的经验理论》《康德对伦理学的论证》《康德对美学的论证》考察康德批判哲学的三个主要部分,《纯粹认识的逻辑》、《纯粹意志的伦理学》和《纯粹感情的美学》发展了康德的思想。
基本倾向:取消物自体
保尔·纳托普
他承袭了康德的认识论,致力于批判性地考察自然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
胡塞尔/海德格尔——新康德主义到了尾声
恩斯特·卡西尔《近代哲学和科学中的认识问题》《符号形式的哲学》《人论》《国家的神话》
符号这个概念可被看作是卡西尔的中心概念。在卡西尔看来,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直接把握和重现真实的东西,我们始终需要一种象征或符号的体系作为中介。
(三)西南德意志学派
威廉·文德尔班
海因利希·李凯尔特《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体系》
他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人文科学以及如何独立地建立人文科学和正确地划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鲁道夫·赫尔曼·洛采/古斯塔夫·提奥多·费希纳
从洛采开始,价值这个概念在哲学中占据了一个中心地位,它不仅对于人文科学研究的方法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也是一切人类行为和认识的基础。
价值是通过人类精神的客体化而得以自我实现的:科学、国家、法律、艺术、宗教。
二、相近的思潮——俄国哲学一瞥
宇宙的终极浪漫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部分 第二章 实证主义、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一、法国的实证主义:孔德 (一)精神状况 (二)孔德的生平和著作 《为重新组织社会的必要的...
-
第六部分 第三章 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
一、阿图尔·叔本华 (一)生平、个性、著作 《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论视觉与色彩》《作...
-
第六部分 第四章 新康德主义
-
第七部分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思想家和流派
一、生命哲学和历史主义 (一)概述 生命哲学家认为,我们借助纯粹的思想不可能真正把握和理...
-
第七部分 第二章 当今哲学思考的主题和问题范围
五大主题:五个主题:人的概念——语言——认识与知识——我们应该做什么?——大脑、意识和...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