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 第七章 以同理心倾听
Dali
读过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同理意味着,以尊重的态度来了解他人的体验。中国先哲庄子称,真正的同理需要全身心地倾听:“只用耳朵来听是一回事,用理解去听是另一回事。而听其神则并不受限于我们的任何器官、不受限于耳朵或者头脑。因而这样的听需要我们全然地放空感官。当感官空灵,你的生命就作为整体的存在开始倾听。如此,便能直接感知在你面前的人、事、物,这是永远无法用耳朵听见或用头脑理解的。” 要同理他人,必须完全卸下对他人先入为主的成见和评判,这就是与他人“同在”的状态。出生于奥地利的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形容这是我们面对生命时所需具备的态度:“生命中的情境虽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每时每刻却如新生儿般,带着崭新的面孔,从未有过也永不再现。你无法提前准备如何回应,也无法停留在过去。生命呼唤着你与它同在当下,负起责任而又全心投入。” 然而,保持临在绝非易事。法国哲学家西蒙娜·薇依(SimoneWei)写道:“将注意力给予受苦之人,是极其稀缺的能力,也是困难的事情。这近乎奇迹。可以说这就是奇迹。几乎所有认为自己可以做到的人,实际上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常常给予他人建议或宽慰,或者解释自己的立场或感受,而非同理。同理心需要我们将注意力全然地聚焦在他人想传达的信息上,给予他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地表达。用佛家的一句话“不去做什么,只是在那里”来描述同理这个能力再恰当不过了。 引自 099 第七章 以同理心倾听
51人阅读
Dali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075 第六章 提出请求,丰盈生命
如果希望他人相信我们所提出的是“请求”而非“要求”,我们可以向他人表明希望他们出于自愿...
-
075 第六章 提出请求,丰盈生命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提出请求,以便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盈。在提出请求时,我们要尽力避...
-
099 第七章 以同理心倾听
-
099 第七章 以同理心倾听
有时,人们可能会错误地理解复述的意图。如果对方回应我们:“少跟我玩这套心理学的把戏了!...
-
121 第八章 同理心的力量
卡尔·罗杰斯(Ca1R0gerS)曾经这样描述同理心对人的影角如果有人真的听到了你的心声,不对你...
> 查看全部2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