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设?典型?都是包装!
【公众号:第四生存者】一起读书,共同进步。
各位看官有没有这种经历:我们原本崇拜的某个偶像,在某一刻轰然垮塌,比如吴X凡,以至我们怀疑:难道过去对他的宣传都是假的吗?今天聊聊这事儿。
一、“宽大长者”刘邦
【历史材料1:《资治通鉴》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杰,谓曰:“……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民又益喜,惟恐沛公不为秦王。
刘邦攻克咸阳,秦王朝灭亡。刘邦意欲留在咸阳,但在樊哙、张良等人的劝说下决定退出,移驻霸上,并召集附近各县重要民间领袖和乡绅来了一通演讲:我们是来铲除暴秦、解放你们的,我们撤销秦朝的苛法令并约法三章,我们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结果民众一片欢呼,都牵着牛羊、酒肉来劳军,并希望刘邦当秦王。
刘邦的这段演讲,核心目的是:通过作秀打造人设。
刘邦想不想留驻咸阳,占领关中地区?当然想。这可是秦帝国的统治中心,是当时中国最发达、最富庶的地区,要兵源有兵源,要钱粮有钱粮,谁不想要?可是,实力不允许啊。项羽四十万大军随后就到,他会允许刘邦吃独食?
后来鸿门宴也证明了,如果刘邦不退出咸阳、不等待诸侯到来,就不可能骗过项羽。即便如此低调,范增都不愿放过他。
刘邦移驻霸上,不是不想要咸阳,而是不得已。反正都是退出,就趁着这机会做一回秀,于是有了这段安民演讲,通过这段演讲自我美化。
也许是为了和残暴的项羽划清界限,从一开始,刘邦就把自己包装成“宽大长者”形象。
必须承认,刘邦团队的公关能力确实很强,作秀效果非常好。
出兵前,楚怀王团队“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先替刘邦来一波宣传;攻灭秦国后,不杀子婴,又给自己加了一波“形象分”;封存秦朝宫殿、财宝,退出咸阳等待诸侯,是在明知道这些身外之物不能“吃独食”的情况下做给项羽等诸侯看,再树一次“君子”形象;安民演讲,更是打出“正义之师”的品牌,收割关中人心,以至其赴任汉王时“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等于变相掠夺大量人口,这些都成为后来刘邦称霸天下的基本盘。
然而就是这位“宽大长者”,不久前在攻克颍川、武关等地后血腥屠杀,比项羽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也就是当时没有网络,或者是杀得太干净,没人跑出来通风报信,使得屠城恶行没有让关中百姓过于恐慌。
怎么样,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见怪不怪?在那个信息极不发达的年代,人设“包装”,是不是太重要了?
二、“革命先锋”冯玉祥
【历史材料2:《北洋往事》1924年】(鹿钟麟)问:“溥仪先生,你今后是打算做皇帝,还是要当个平民?”溥仪说:“我愿意从今天起就当个平民。”……听到这里,周围的国民军士兵也都一齐鼓起掌来,中国至此终于没有合法的皇帝了……逊帝也不行。
先亮明观点,冯玉祥这个人,尽管颇具争议,但我个人是比较喜欢他的,至少在抗日问题上,冯毫不含糊。
这段材料的背景是第二次直奉大战:张作霖暗中联络孙中山、冯玉祥、段祺瑞等势力反直,并出兵十七万找吴佩孚报仇,吴秀才也出兵二十万誓灭张作霖。正当直奉双方沿着长城打得昏天暗地时,冯玉祥突然发动“北京政变”,扣留大总统曹锟,导致直系惨败。冯玉祥在控制北京后,干了一件大事:撕毁袁世凯当初与满清达成的优待协议,将末代皇帝溥仪及满洲贵族统统赶出紫禁城。于是便有了这段历史记载。
冯玉祥驱逐逊清皇室,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第一,出于民族大义以及对清廷和旧势力的痛恨。平心而论,我相信冯玉祥此举确实是“为民除害”。从后面的抗日活动来看,冯的确很有民族气节。在他看来,这些满洲贵族不仅仅是“鞑虏”,更是吸国家、人民鲜血的寄生虫。我们中国人,不需要皇帝!
第二,夺取逊清皇室钱财,充当军费。说冯玉祥爱国,我信;但说冯没有私心,我不信。冯的地盘局限在察哈尔一带,人口稀少,比较贫瘠,靠这些地盘的税收养活三十万国民军,十分困难。冯只给溥仪两小时内搬出去,否则“我(鹿钟麟)就要令景山上开炮了!”两小时能搬走啥?留下的大量金银财宝就成了冯玉祥的了。当初李自成消灭福王朱常洵,查抄的王府财富,竟然够数十万大军好几年的军费。这段历史,冯当然知道。
第三,冯玉祥的做法还有更深一层政治艺术:通过驱逐溥仪等满洲贵族集团,向外界打造自己“革命先锋”的人设。冯玉祥很清楚,吴佩孚被打垮后,国民军就要直接面对奉系——张作霖早就对关内虎视眈眈,又好不容易打败直系,怎么可能放任他冯焕章独霸北京?就像上面项羽不可能放任刘邦控制关中一样。论实力,冯玉祥还无法和张作霖对抗,于是他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以争取南方革命派的支持。
应该说,冯玉祥是具备革命思想的。但冯本是直系将领,背刺曹锟也不过是各路军阀常有的“倒戈”做派,在外界看来,你冯焕章就是个军阀,摇身一变就嚷嚷“革命”,糊弄鬼呢?于是冯玉祥干了这件连革命派都惊掉下巴的事——轰走逊清皇帝。你孙中山不是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吗?“鞑虏”,我老冯替你驱除个彻底,从此中华民族再也没有皇帝了,这口恶气,出的痛快!
果然,冯玉祥此举产生了爆炸性效果。各国驻华公使均对此表示抗议,认为冯玉祥违背了民国之前所做的承诺,无视国际规则;而段祺瑞、张作霖等军阀名流也认为如此逼迫清室实属毫无必要;但南方革命党对此大表赞赏——冯玉祥果然成功将自己包装成“革命先锋”。
冯玉祥这个人,历史争议较大,有的史书将其定性为“爱国将领”;也有很多人称其为“倒戈将军”、“民国吕布”。先不管世人如何评说,驱逐逊清皇室、清除封建残余,察哈尔抗日,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这几件事都是实打实的。就冲这几件事,他冯焕章对得起“爱国将领”的历史评价!
对比刘邦、冯玉祥两个例子,虽然都属于树典型、立人设的自我包装,但还是有一些区别。刘邦一面打造“宽大长者”的人设,另一面却血腥屠城,属于典型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冯玉祥打造“革命先锋”人设,当然也有私心,但人家是干了实事的。
一个人能作一辈子秀,我就当他是真的。
三、我身边的“专家”A主任
聊完历史人物,咱聊聊身边事,这是我军旅生涯中遇到的一个人。当时我们团A主任,长期被各级领导称为发动机“专家”。每到年底,各种奖励全给他,连续好几年立功受奖。我记得有一年表彰大会,A拿了一万多元奖金,还有三等功什么的。单位各种宣传板都有他的大幅照片,拿到兄弟部队也各种宣传A专家多么牛X……一开始大家也没在意,但逐渐发现,无论其他官兵怎样尽职尽责,怎样加班加点工作,到头来啥奖励也捞不到,A主任几乎啥也不用干就能躺着拿到手软。后来大家也就躺平了,飞机发生故障,就互相开玩笑“请A专家排故吧,我们不会”,战友们也就在欢乐的气氛中哈哈一笑。
然而A真的很“专家”吗?
有一次我的飞机要拆甲部件,我说修理厂正在脱发,发动机脱掉了去拆,没有遮挡,特别容易。A却火急火燎告诉我:“快去,发动机脱下来不好拆!”当时,我和在场的战士们都惊呆了:用玻楞盖想都知道,发动机脱下来好拆啊!再说你不知道可以,旁边全是飞机,你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么,看都不看,这不拍脑门做决定吗?
还有一次,H油压力不稳,我们一度怀疑传感器有问题,于是外接机械表测试,依然不稳,很明显不是传感器的事,故障在油泵。结果A非要让我换传感器。只好动手换——领件、拆件、安装、试车一套流程下来,涛声依旧,白白浪费半天时间,最后还是更换油泵解决问题。
这哪里是“专家”?分明是“砖家”!
和刘邦、冯玉祥自我立人设不同,A主任是单位领导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强行树立起来的“典型”,目的在于显示领导重视人才,装点门面。
至于A主任的真实水平,用战友们的话说:你懂不懂业务无所谓,有人把你扶到那个位置了,就有人把你“打造”成专家——把别人的成绩都安你身上,宣传机器一开动,“砖家”也是“专家”。
总结一下:
1、网络上、媒体上的各种人设,往往是包装出来的。
2、社会上的各种“典型”,可能是有水分的。
3、对于这些个“典型”、“人设”,不要盲目相信。
第四生存者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金屋藏娇:弱者的愤怒,不叫愤怒,叫作死(下)
【公众号:第四生存者】一起读书,共同进步。 栗姬阻挠刘启找女人,甚至骂他“老狗”被其听到...
-
“我这人说话直,你别介意。”“我手里板砖硬,你别介意。”
【公众号:第四生存者】一起读书,共同进步。 “你这么胖,穿这个裙子多磕碜。” “你长这么...
-
人设?典型?都是包装!
-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李广难封:致所有天资平平、却永不言弃的平凡人(一)
【公众号:第四生存者】一起读书,共同进步。 上学时,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学生:天资平平,...
-
李广难封:致所有天资平平、却永不言弃的平凡人(二)
【公众号:第四生存者】一起读书,共同进步。 三、四次出塞,为何身陷重围? 【历史材料2:《...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