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五百页小订正
Sarcophagus (纵山河无异 新亭处处 风景已殊)
读过 社会理论二十讲
这是一本很适合社会理论教学辅助阅读和自学的书,格局较为宽广,行文新手友好,原文和中译都很流畅。在现有大部头社会(学)理论本科乃至研究生史论/教材中,皆属最佳必荐之列。当然,不适合独立作为教材,毕竟不太注重概念界定、论点提炼和命题体系架构。
也正因为此书非常适合列入重要教参教辅,所以虽然翻译质量很高,还是特别整理我初读下来的一些排印疏误(翻译方面都不错,除非先对照原文细抠,但我不像译者精通德语),可能基本集中在英文,我对德法文不敏感。也略过一些大陆学界译名并不完全统一之处(比如华勒斯坦)。
以下均指中译页码,全书正文近500页,参考文献和专名索引约50页,也不乏疏误,暂不细勘:
页1,倒数行9:Manfrd,应作Manfred
页17,倒数行3:广范,应作广泛。
页23,第二段行3:introdcton,应作introduction
页23,第二段行4:Acton,应作Action
页26,第二段行4:Acton,应作Action
页29,倒数行11:Parson,应作Parsons
页30,行5:Acton,应作Action
页31,倒数行6:Hirsch,应作Hirschman
页32,行4:Acton,应作Action
页33,第二段行4:Acton,应作Action
页35,行1:Acton,应作Action
页35,第二段倒数行3:自然主义小说家查洛斯(Emile Zalos),应作左拉(Zola)
页37,第二段倒数行1:Acton,应作Action
页38,倒数行13:Acton,应作Action
页39,行9:Acton,应作Action
页40,倒数行9:Acton,应作Action
页41,行4:Acton,应作Action
页41,倒数行6:Acton,应作Action
页42,第二段倒数行1:Acton,应作Action
页42,倒数行2:Acton,应作Action
页44,第一段行2:20,应作50
页47,行2:Acton,应作Action
页47,第二段倒数行1:Acton,应作Action
页79,第二段行2:零合,应作零和
页84第二段及页86第三段:几处市民似应作公民
页87,倒数第三段行4:Voctor,应作Victor
页105,行8:公会,应作工会
页107,Offe,可能国内更常见译名是奥菲或奥费,而非欧菲
页107,倒数行2:德国社会学家米歇尔(Robert Michel)的“寡头铁律”,应为米歇尔斯(Robert Michels)
页113,第二段,几处《尤里西斯与塞壬女妖》,尤利西斯可能更常见些,此书已出中译《尤利西斯与海妖》。
页114,多处柯尔曼,可能国内更常见译名是科尔曼。
页124,第一段:多处“物”,译成“事物”“事情”之类的可能更好。
页126,第一段:“够能”,似应为“能够”。
页131,倒数第一段:几处“霍希尔德”,可能国内更常见译名是霍克希尔德或霍赫希尔德。
页132,第二段倒数行6:戏剧学式,可能国内更常见译法是拟剧论
页134,两处“事业”,可能国内更常见译法是生涯(career)。
页135,行10:市民,应作公民
页137-139:多处“丹津”(Norman Denzin),可能国内更常见译法是邓津(如万卷方法系列中的多部译著)
页143,行7:Cicurel,应作Cicourel
页146,行2:Erdmund,应作Edmund
页163,第一段:两处莫顿,应按照更常见(也是本书前文)的译名,作默顿
页166,第二段行1:职权,应作权威
页166,倒数行1:《韦伯的学术肖像》,该书中译为《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页172,行5:恩格斯的《英国劳动工人阶级状况》,应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页181,第一段倒数行1:70年代末,似应在“末”后加上“以后”或“开始”之类
页188,第二段倒数行5:斐特烈,可能国内更常见译法是腓特烈
页193,倒数第二段行2:中新版,应作新版
页200,行2:可参阅该书[意即此句援引的《理论与实践》],第303页,应作可参阅本书[《社会理论二十讲》],第303页[边码]
页210,行1-2:“特别是美国哲学家塞尔(John Searle,1932— )提出的言说行动理论,对于语言和言说者有着详尽的评价。希尔勒的分析问题,……”,这显然是个编辑改正专名不周全的细节,只是上下行紧挨着十分扎眼。
页236,倒数行3:LudwigTieck,应作Ludwig Tieck
页255,第三段行4:霍布斯邦,大陆更常见译名是霍布斯鲍姆。
页271,倒数行10: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应作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前后几处皆对]
页283,行5:《行动理论论文集》(Working paper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在前文第74-75页(中译页码)译作《行动理论研究报告》(Working Paper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页284,第二段倒数行1:pp.125-123,应作pp.125-126
页290,行7:伊莱贾,更常见译名作以利亚;杰里迈亚,更常见译名作耶利米
页298,行7-9:两位巴西社会学家卡多索与法雷拖所著的《拉丁美洲的依附与发展》,大陆中译本作卡多佐与法勒托的《拉美的依附性及发展》
页304,第二段行8:哈伯瓦克,更常见译名是哈布瓦赫
页304,第二段:两处“社会学院”(Collège de Sociologie),应作“社会学学院”
页304,倒数行5:科耶夫(Alexandre Koève),应作Kojève
页314,倒数行2:这种现象毋宁说这是心理实在……,后一个这应删去
页322,行7,第三段行1:两处“人类的终结”,译成“人的终结”可能更妥当
页331,第二段行2:Doose,应作Dosse
页333,倒数行5:贝贝尔民族,应作柏柏尔人
页335,第一段倒数行1:other,应作Other
页338,第三段行3:other,应作Other
页376,倒数行3:克罗齐尔,应作克罗齐埃
页376,倒数行2-1:乔斯班,大陆一般译为利昂内尔·若斯潘(Lionel Jospin)
页382,第二段倒数行2:田立克(Paul Tillich),大陆更常用译名是蒂利希
页387,倒数行9-8:费尔史东(Shulamith Firestone),大陆更常用译名是费尔斯通或菲尔斯通
页387,倒数行4-2:布朗米勒的《反对我们的意志》,此书大陆中译本为《违背我们的意愿》
页390,倒数行2:In a different voice,应作In a Different Voice
页393,倒数行4:不想回答的,应作不想回答
页436-438:多处《心的习性》(Habits of the Heart),大陆通行译法以及已出多个中译本皆作《心灵的习性》
页453,倒数行6:舒茨(Alfred Schütz),此处及书末人名索引的译法遵照了大陆通译,但前文(主要在第七讲)的十几处皆为舒兹
页453,倒数行5:见本书第六讲,应作见本书第七讲
页470,倒数第三段行1-2:毕勒费尔大学,大陆通行译名为比勒菲尔德大学(本书上一页469页另一处译名为比勒费尔德大学)
页476,第二段行3:Honneht,应作Honneth
页493:多处瑟伯尔尼(Görna Therborn),似应译作瑟博恩,另外Görna应作Göran
另外出于大家都懂的原因,有个别删节之处,不影响学理理解,就不列出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