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哲学》札记
意识创造秩序,一旦一个秩序被创造出来,就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不同种类的关系:空间的、时间的、因果的、逻辑的、物理的,等等。 气功的神经生理机制不同于其他放松的专注状态(睡眠、闭眼睛休息),不同于催眠术(有α波),情绪稳定、积极的人格特质(高度集中、顺其自然的态度、心灵调节的积极想法)、延缓智力衰退。 心灵我的:神经运作机制所规定的or语言-文化世界。同一个个体发现他自己不止参与了一个“语言-文化世界”,不同的心灵被认为是在同一个个体中发展,这些心灵就会依据当时的处境、环境、角色和对象而被不同地激活(后现代的观点),历史建构通过语言表达,不存在一般的规律,心灵总是历史的,多重自我存在于个体之中。 最后,我们似乎无法先验地排除掉在心理学维度上做一般化概括的可能性。首先,一般化的某些形式一直出现在每一次谈话中:即使在我描述一个处于具体生活场景中的个体,研究在他心中发生了什么时,我也常常会使用到抽象概念包括一般概念。你无法避免一般化。其次,如果人被如此定义是因为他们有某些共同特征,而这些特征使他们有资格称之为"人",并使他们得以与其他的生命存在区分开。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在所有人之中必定有某些一般化的东西,而不只是构成了人这一种族的每一个体的一系列具体特征。 所以要避免过度概括的趋势,你在心灵中所做的建构并不纯粹地依赖于个体,还结合了来自社会和文化的诸多因素;个体心灵融为时间关系的连续统一体,从中得到给养并由此得以丰富自身。
3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