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
新中国成立初期,困难重重,百废待兴。人民政府的主要精力放在恢复与发展工农业生产,解决四亿多人民的温饱问题上。公私合营前,除少数私方人员外,绝大部分人员(从国家主席到小公务员、小职员)先实行供给制,后是低薪,衣食住行外,所剩无几。很少有人会用钱来收藏字画,艺术市场十分萧条,既无国内市场,更无海外市场,中国画没有出路。绝大多数中国画家改画连环画、年画或广告设计,有的从事美术教育,只有极少数画家(如齐白石)还能坚持卖画为生,但价格甚低。当年齐白石一幅画,只有几十元,还不太好卖。张大千自述:20世纪50年代初,他旅居印度大吉岭,曾接到齐白石的一封信(由香港友人转交)。信中“先是说人民政府如何照顾他,希望我也不妨回去看看。一个‘然而’大转弯,齐先生才表示出他的真心。他说他目前的生活很苦,他想寄两张画给我,问我在海外可否代他设法卖出,他希望只要一百美金就够了”。
张大千阅信后,“赶紧请香港的朋友代我汇一百美金给他,我也回了信,自然不要齐先生寄画来”(见《张大千的世界》)。齐白石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画家了。对张大千来说,有没有艺术市场(即卖画环境)是他安身立命的重要问题,这是张大千不愿回国在经济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P21,包立民《张大千的去国和还乡》,《张大千家书》,三联书店2016年6月北京第1版
46人阅读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齐白石
-
巴西八德园
张大千在巴西圣保罗市牟吉镇旁发现了一块风景酷似成都平原的地方,于是耗资八十万美金买下了...
-
1961年5月29日致三哥张丽诚(原子锅就是高压锅
三哥赐鉴: 老年弟兄天各一方,不得相见,惨痛万分!月初经过香港,曾托一门生兑上美金五十元...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