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的没落
藩镇势力的削弱,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互相杀掠、动荡不 安,乃S形成朝不保夕之势,也成了统一的重要因素。后梁以来,藩 镇已非唐时旧状,昔时拥兵一方、自揎祖陚、不奉朝命的方镇如河 朔三镇之类,逐被淘汰,而掌管禁军、带节度使者,成为左右朝廷的 人物,杨师厚、李嗣源以及郭威都是这样。禁军分驻要镇,诸镇兵 听朝廷抽调戍边或戍守别地,这是唐朝所没有的事。不过,掌禁 军、带节度使者,擅财赋,襁重兵,不但可以左右朝廷,甚且可以夺 取帝位;诸镇不入祖赋,养兵自重、恣横不法者至后晋则更多。晋, ?之际,这类人大批地被淘汰掉,象范延光、杨光远、杜重威、李守 贞,就是首当其冲者。后周太祖平慕容彦超,方镇无再敢抗命者。 藩镇势力的空前削弱,减少了统一的阻力。
诏端明殿学士颜衍权知袞州事这是以文臣 主州郡的开始,至宋遂普遍用文臣主州郡。九五三年(广顺三年) 又诏京兆、凤翔府、同、华、邠,延、鄺、耀等州所管州县军镇,顷因 唐末藩镇殊风,及历岁时,未能厘革,政途不一,何以教民?其婚田 争讼、賦税丁雒,合是令佐之职;其擒奸捕盗,庇护部民,合是军镇 蝥察之职。今后各守职分,专切提撕;如所职疏,遣各行按责。其 州府不得差监征军将下县。”③限制了方镇对州县的权力,实行民 政、军事分工管理,尤其是将校兵卒扰民的行为受到限制。
2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