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笔记
心理学导论:
一、生物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在生理上的机制,重点关注大脑的神经活动,是人类心智活动的“硬件”
二、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如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是人类心智活动的“软件”结构和工作方式
三、人格心理学:关注人的人格特征和个体差异,以及塑造人格的因素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心理的变化规律。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
五、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社会情境下,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如何建立关系、进行互动。如何互相影响。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社会关系
六、心理障碍与治疗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一、结构主义
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和学生铁钦钠
主要观点:意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像建筑结构是由一块块砖头垒成的那样,心理学要研究这些元素和它们结合规律
研究方法:内省法,通过自我观察和描述,了解人的直接经验
二、机能主义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
主要观点:心理活动是一个过程,不是个别元素的集合。心理学要研究的是心理功能,如思考、情绪等心理功能是如何帮助人民生存和适应的。
研究方法:结构主义的“内省法”太主观,难以保证人对自己想法或感觉的描述是准确的;应该并用多种方法,尤其是客观的方法。
三、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无意识”支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心理障碍是内心深处的情感或欲望被压抑的后果。
研究方法:用精神分析的技术,通过对梦境、口误的分析和自由联想等手段探查无意识的内容。
四、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
主要观点: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无意识等不客观的东西,而是应该研究外显的、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人的行为完全由环境控制和决定,你不需要知道一个人在想什么,你只要观察环境中特定的刺激和一个人的外在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够了。
研究方法: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可以观察到的行为。
五、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等
主要观点:反对将心理分解成元素,而是强调将知觉、学习、思维等心理活动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研究方法:重视实验研究。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