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保卫苏联”
中共所以如此,除了积极执行共产国际指示,实权掌握在李立三手中的党中央,对形势做出了错误的估计。他们认为:“现在世界大战的危机日益迫切,而中国在帝国主义战争与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战争,却是最严重的地方,所以我们必须坚决的去发动广大群众起来…然后才能执行在世界革命中的任务”,即“准备以国内战争消灭帝国主义成争,变反苏联的战争为拥护苏联的战争!”这种认识和情绪,反映了党中央对革命低潮形势的不耐烦,希望这次危机引起世界大战,早日促使革命高潮形势的到来。 陈独秀对于党中央在中东路事件上的这种策略领不以为然。他终于打破一年多来的沉默,在1929年7月28日,致函中共中央,指出在中东路向题的宣传上,要考虑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应该把矛头紧紧指向国民党政府的误国政策。因为,不管是对苏联的战争,还是苏联退让后帝国主义各国间为争夺东北的战争,都要在中国做战场,“在战争中最受直接蹂躏的自然是中国人民”。他深刻地指出:“帝国主义的走狗国民党政府,对于收回中东路的宣传,是戴着民族利益的假面具来欺骗民众,并且收了效果,不但小资产 阶级的群众,甚至有许多劳动群众也受了欺骗…这种情形不用说是于我们不利的。” 面对复杂的情况下,陈独秀认为“我们如何宣传才能获得广大的民众同情”,要特别慎重!他直率地批评中央拿“反对进攻苏联”“拥护苏联”做动员群众的中心口号,“太说教式了,太超群众了,也太单调了”;“离开 具体问题说教式的单调宣传,只有最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能够接受,而不能够动员广大的群众,反而使群众误会我们只是卢布作用,而不顾及民族利益”。 《中共中央通告》第42号中有一段话说:“帝国主义对苏联战争开始的时候,毫无疑问的要引起本国工人阶级的革命,造成世界革命的高潮,这便是中国革命更有利的条件,而更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更快的到来。”陈独秀讥笑这种宣传,认为它会使同志们很自然地做出奇怪的结论:“原来帝国主义进政苏联还有这些好处,我们让他赶快向苏联进攻吧!”他建议中央赶快补发一个通告,以取消第42号通告。 如此尖锐地批评党中央(实际批评共产国际和苏共中央),在当时除了陈独秀没有第二人。陈独秀的意见是正确的,而且是十分宝贵的,在当时各方精神都十分充奋的形势下,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引自 十三、转向托洛茨基主义(1929)
69人阅读
熊猫の大叔🌈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陈独秀对党内民主的呼唤
除了赞成托洛茨基路线之外,促使陈独秀转向托派的第二个因素是:痛切呼吁党内民主。 陈独秀以...
-
出尔反尔的苏俄
中东铁路原是沙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产物。依照《中俄攻守同盟密约》、《中俄合办东清铁...
-
反对“保卫苏联”
-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陈独秀说的低潮形势下的策略是退守,也不是无所作为。在10月10日给中其中央常委的信中,他根...
-
“我是不在乎的”
彭述之的妻子陈碧兰,自1922年人党以来,一向把党当作生命寄托之所,她不愿仅仅为了与彭述之...
> 查看全部5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