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3
气是生理作用,志是道德作用。无志之气,只是一团幽暗的冲动,即今日之所谓“潜意识”或“意识流”。无气之志,乃是一种理想性的虚无,朱元晦常以“无搭挂处”加以形容。志与气二者皆具于人的现实生命之中,但二者经常发生矛盾、抗拒,这里便如前所说,须要有乐以养心、礼以制外的修养工夫。而孔子上面所说的话,总括一句,是生理的欲动,融入于道德理性之中,生理与道德,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已得到彻底地谐和统一与充实。此之谓“气志不违”、“气志既得”、“气志既从”、“气志既起”。 这种精神状态的本身,已完全音乐艺术化了。人生即是艺术,于是“为人生而艺术”的外在艺术,对人生而言,反成为可有可无之物。 引自 第一章 由音乐探索孔子的艺术精神
8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