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7 仪式
一瞬之间,我领会到内奥·茨马达人集体冥想的意义。它还真不只是一个共同体的仪式。仪式构成了门槛,要求外人设法跨入。我又想到索尔贝娄了,想到了他的《雨王亨德森》,多有魅力的人物,独自跑到非洲寻求“人生真谛”,跟土著人王子角力,扛起了巨大的女神像,让土著人心悦诚服;还有,加缪在小说《生长的石头》里写一个法国水利工程师达拉斯特在南美一个小村里的经历,他在主耶稣节上肩起了十字架,走完了游行全程。亨德森,达拉斯特,他们的故事都解释了什么叫”仪式”。 然而,内奥茨马达的仪式把门槛降低到零,变成了一个面向所有过路人的邀请。加缪笔下的达拉斯特主动承受了考验,当他筋疲力尽地回到惊叹甫定的人群之中,故事来到结尾,村民们说:“现在你可以坐下来了。” 而我们不需要别的,只需要这一个结尾:坐下来。 坐下来吧,坐下来吧。你其实不需要懂得冥想的奥义,只要坐下来;你不会说我们的语言,但请坐下来;你和我们异族异教,但请坐下来;你生性羞涩,一开口就面红耳赤,没关系,但请坐下来;你不认识这里的任何人,反之亦然,但请坐下来。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受洗,诵经,登台祈雨,设法展示某种奇迹,表达对我们的信念的忠诚一一不需要,你的面前一马平川,只需坐下来,我们用沉默同你交流,和 你在一起。你的面前一马平川。 阿维克多——他将是我最想念的人——有次我们谈到了一神教。非洲人是全世界人的祖先,我们不认为他们有什么了不起吧。那么,犹太教是第一个宗教,用历史学家什洛莫桑德的话说,一个DOS版本的宗教——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声称自已很伟大呢?阿维 克多提醒说,不要忘了犹大教的“从无到有”属性。一神教的价值在哪里?在沒有一神教之前,你见山是山,见树是树,它们只是无生命的存在,或者说,处在一个与人类无关的生命系统里;而有一神教后人的精神和思维被改变了,我们开始想那些自生自灭的树木花草,那些不谙人言的鸟兽鱼虫,是否也和人一样同呼共吸,是否也听受同一个神的调遣?从此我们学会了总体性的考虑世界的运转,考虑生命的彼此关联。或许事实确如桑德所说,犹太人本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群接受了犹太教的人,当初是这种宗教帮助人们打破了种族区别带来的内心隔阂,将构筑“我与你”关系的可能延展到同族之外。 引自 Day 27 仪式
48人阅读
> 我来回应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