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 页码:第51页
十四 深夜,扬内茨往回返。朵步兰斯基陪他走。森林里刮起了风,枝叶簌簌地响。扬内茨聆 听这低吟浅唱,如在梦中;稍有一点想象力,就可以设想它们在说什么。天气严寒,是 初冬之夜的那种干冷。 “好像要下雪。”扬内茨说。 “可能吧。你没感觉到无聊吗?” ”没有。“ 朵步兰斯基默默地走了一会儿。 ”我希望被打死前能把我的书写完。“ ”写书一定很难吧?“ ”噢!现在做什么都难。写书难不过继续活着,继续相信.....“ ”主题是什么?“ ”人们受苦,斗争,互相接近....“ ”包括德国人?“ 朵步兰斯基没有回答。 ”德国人为什么这样对我们?“ ”因为绝望。你没听见佩赫刚才讲的话吗?人们互相讲好听的故事,然后为这些故事死 去,以为这样神话就会变成现实....他也差不多绝望了。不仅仅是德国人。自有人类以 来,它四处游荡....当它走近,进入你的心里,你就变成德国人,哪怕你是名波兰爱国 者。问题在于人是不是德国人,或者偶尔是德国人。这正是我想在书里讲的。你不问我 书名吗?“ ”你告诉我呀。“ ”《欧洲教育》。这个书名是塔答克建议我起的,他显然赋予它反讽的含义。对他而言, 欧洲教育就是轰炸,屠杀,枪毙人质,被破像兽类一样在地洞里生活...我呢,我接受了挑 战。人之去死的童话。事实是,历史上有些时刻,正如我们正在经历的时刻,要阻止人 们绝望,使他们有信心,继续活下去,就需要一个藏身洞,一个避难所。这个避难所, 往往不过是一支歌,一首诗,一支乐曲,一本书。我希望我的书是这样的一个避难所。 战后,当一切都已结束,人们打开书,将找回自己完整无损的财富;我希望他们知道, 有人可以迫使我们像畜生一样生活,但无法迫使我们绝望。没有绝望的艺术,绝望是缺 乏才气的表现。“ 从沼泽那边突然传来一阵狼嚎。 ”塔答克得了肺病。“扬内茨说,”他会死在这儿的。“ ”他知道。沃恩经常试图要他离开。他应当去瑞士,住疗养院...他能做到:他父亲与德国人关系很好。正因为如此....“ ”你什么意思?“ ”正因为如此,他才和我们在一起,他宁可在我们中间死去,因为他父亲与德国人关系很好。“ ”斯大林格勒战役还在打吗?“ ”是的。一切取决于这场战役。一切。如果德国人打赢这场仗,就意味着有一天他们必须 付出的努力比如果打输要大得多,可怕得多。他们并非我们不一样,他们不会真正绝 望。他们必定成功。人们只要同心协力,便很少失败。“ 他迟疑片刻,住了口。 ”我要你讲件故事,向你表明我们和他们多么相似。大约一年前,德国人大施淫威。村长一个个被烧毁,村民们...唔!最好不提他们是如何对待村民的“ ”我知道。“ ”于是我纳闷:德国人民怎么能接受这个?干嘛不造反?为什么甘于扮演刽子手的角色? 德国人的良知在最起码的人性上受到伤害和嘲弄,是否肯定会造反并拒绝服从他呢?我 们何时会看到反抗的迹象呢?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德国兵来到森林。他当了逃兵,来 与我们会合,真诚地、勇敢地站在我们一边。这时毫无疑问的,他是个纯粹的人。他不 是优等民族的一员,他是人。他听从了身上人性的召唤,扯下了德国士兵的标签。可是 我们眼里只有这个,只有标签。我们全都清楚他是个纯粹的人,这是可以感觉到的,在 黑夜里看得很清楚。这小伙子是我们中的一员。但他有标签。“ “后来呢?” “后来我们枪毙了他。因为他背上有德国人这个标签,而我们有波兰人的标签。因为我们心里有仇恨......有个人对他说,不知是解释还是道歉:’太晚了。‘这个人错了。不是太晚太早了.....“ 他接着说: ”我不送你了。回见!“ 他在夜色中走远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