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大全集》读书笔记
中国式应酬规则与潜规则大全集
◆ 建立社会关系时的三个法则——承认自己的错误,赞扬别人的成绩,询问别人的意见,虽然简单,却是行之有效的社交法则。
◆ 雪中送炭,扩大感情投资的性价比
>> 在《水浒传》中,有这样精彩的一幕:话说宋江杀了阎婆惜后,逃到柴进庄上避难,碰上了武松。当时武松因在故乡清河县误以为自己伤人致死已躲在柴进庄上。但因为武松脾气不太好,得罪了柴进的庄客,所以柴进也不是十分喜欢他。《水浒传》上说:“柴进因何不喜武松?原来武松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烈,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所以,武松在柴进的庄上一直被大家孤立,找不到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只能一个人天天喝闷酒。宋江知道武松是个英雄,日后定可为自己帮忙,因此,他到了柴进庄上一见到武松马上拉着武松去喝酒,似乎亲人相逢,看武松的衣服旧了,马上就拿钱出来给武松做衣服(后来钱还是柴进出的,但好人却是宋江做的)。而后“却得宋江每日带挈他一处,饮酒相陪”,这饮酒的花费自然还是柴进开销的。临分别时,宋江一直送了六七里路,并摆酒送行,还拿出十两银子给武松做路费,而后一直目送武松远离。正因为这样,武松一直对宋江忠心耿耿,为宋江出生入死。宋江所费之钱可以说是小成本,他不过花了十两银子和饯行的一顿饭,却让英雄盖世的武松对他感恩戴德。而柴大官人庇护了武松整整一年,就算后来有所怠慢,也不会少他吃喝用度的,在武松身上的花费岂止区区十两银子。相对于宋江而言,柴大官人真是得不偿失。这位宋大哥在武松心目中的分量恐怕要远远超过柴大官人。为什么柴进名满江湖、出身高贵,却成不了老大,而宋江却可以?因为宋江更懂得如何通过雪中送炭而收买人心。
◆ 收获人情,借不如送
◆ 熟记名字,更容易抓住对方的心
>> 人们在日常应酬中,如果一个并不熟悉的人能叫出自己的姓名,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知己感;相反,如果见了几次面,对方还是叫不出你的名字,便会产生一种疏远感、陌生感,增加双方的心理隔阂。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在人们的心目中,唯有自己的姓名是最美好、最动听的东西。”
◆ 别人的帮助不是理所当然,要适当的回馈
◆ 你的酒杯不要凌驾于领导之上
◆ 主次分明,把握好敬酒的顺序
>>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要遵循先尊后长的原则,按年龄大小、辈分高低分先后次序摆杯斟酒。
>> 小官敬大官要一干到底。
>> 领导不下筷子,自己不能先动。
◆ 不谈论自己的得意之处,维护他人自尊
>> 在别人面前一定要多一点谦虚,少一点炫耀,要懂得去维护别人的自尊心,尤其不能在失意者面前炫耀你的得意,因为你的得意往往会衬托出别人的失意,甚至会让对方认为你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便是嘲笑他的无能,让他产生一种被比下去的感觉,让失意的人更加恼火,甚至讨厌你。
>> 在朋友面前,千万不要炫耀自己的得意,没人愿意听这样的消息。如果你只顾炫耀自己的得意事,对方就会疏远你,于是你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一个朋友。聪明的人会将自己的得意放在心里,而不是放在嘴上,更不会把它当做炫耀的资本。当你和朋友交谈时,最好多谈他关心和得意的事,这样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同,从而加深你们之间的感情。
◆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说话
>> 很多人往往习惯将自己的想法跟意见强加给别人,总觉得自己的做法跟意见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虽然出发点都是好心的,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却始终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过这样是否适合?所以当我们和别人商谈什么事情时,我们不应该先自我确定标准和结论,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仔细想想,关心询问对方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直接讲一番自我的大道理来逼迫对方接受。
◆ 奉承从顺着对方的话开始
>> 奉承从顺着对方的话开始跟人交谈的时候,尤其是需要说奉承话时,不要以讨论不同意见作为开始,而要以强调而且不断强调双方所共识的事情作为开始。即使对方已经拒绝了你,也应该尽量顺着这个思路说。要尽可能在开始的时候说“是的,是的”,尽可能避免他说“不”。一位知名教授曾在他的书中写道:“一个‘否定’的反应是最不容易突破的障碍,当一个人说‘不’时,他所有的人格尊严,都要求他坚持到底。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