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力篇 认知觉醒
提高认知力,能够帮助我们穿越迷雾,找到方向,清醒起航! 破局:迷茫恰恰是翻盘的机会 每个人都会经历迷茫,没有人生而清醒。当我们身陷迷茫时,有时缺少一双慧眼,带我们穿透迷雾,破局前行。 迷茫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概括起来就三个词:不懂、不动、不敢。 对于不懂、没经历过、没有思考过的事情,大脑神经元无法产生连接,建立回路,因此不会在我们的头脑里形成认知,没有认知就不知道如何判断和行动,于是我们就会迷茫。 当我们不动时,迷茫还在,它不会自动消失。 有些事情只靠想是想不出答案的,就如“23×57=?”,如果你不去运算,就不会有结果。有些迷茫通过行动可以被破除。 当我们不懂“大脑习惯具备可塑性”时,不去刻意练习表达时,也会愈加缺乏自信,把自己困在一个狭窄封闭的茧房之中, 当我们对事物没有深刻的认知,受制于固有反应模式,又缺乏行动的能量和勇气时,我们就迷茫了,被困住了。 古语云:物极必反。每个人生低谷都孕育着机会,每次迷茫都恰恰是我们翻盘的良机。从混乱(迷茫)走向有序,也是生命的核心动因之一。 人活着就是一个不断穿越迷茫,减少混乱,重建秩序的过程。 想清楚的过程,就是不断迭代升级认知的过程。 有些迷茫,单靠想象是走不出去的。只有靠主动、行动才能击败它。 事实上,任何技巧性的事情,只要稍加用心学习实践,皆可能做好,甚至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同样如此!行动起来,有些迷茫就消散了,而且还能给生命带来美好的体验,就像复原魔方,就像滑滑板。 “不敢”是一种心理限制,只要你正视恐惧,勇敢挑战,就会击败它,进而从迷茫逐步走向有序,实现自我突破。 现在你懂得了,迷茫并不可怕,其中往往还蕴含着机会。只要你愿意停下来反思,改变对事物的已有认知,打破内心的恐惧,有勇气行动,你总会从无序和混乱中走出来,穿越迷茫和低谷,把人生的“负资产”转变成“正资产”,实现翻盘! 不少年轻人的通病是想太多,却不知道如何行动起来,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使用自己,难免陷入迷茫和焦虑。 本能脑只有一些最简单、最初级的功能:控制呼吸、心跳和新陈代谢,在遇到危险时选择对抗或逃跑。 人类有“趋利避害、急于求成”的本能脑和情绪脑,还有“思虑缜密、目光长远”的理智脑 当你只看到一件事情浅层的表象,不深入探究真相、本质和规律时,往往会判断失误。 谈判的本质是找交集”“公司的本质是创造价值”等。 击穿错综复杂的事物表象,我们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而这正是提升认知力的核心要点。 第一性原理、5why分析法,都是追根溯源、抓住事物本质的好方法。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耐心观察。 股市,如果你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就容易盲目投资。当你经历了一个经济周期,并且深入地研究其规律后,你的投资就不会那么盲目,反而会非常谨慎。 第一,对已有事物保持怀疑和批判态度。 第二,考察每个困难和问题,将其尽可能多地分成小块,以便更好、更简单地解决它。 第三,从最简单和最容易的问题入手,逐步认识更复杂的问题。 第四,尽可能详细、全面地考察,以确保万无一失。 形成表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如果深挖、追根溯源都能找到一个隐藏的本质,因为每个结果的产生都有一个根源。我们需要的,就是训练属于自己的认知“匕首”,刺破表象的层层困扰,穿越迷雾,抓住事物,分析它、解决它,让自己时刻保持理性。 看透了事物表象,你眼中的世界就会变得简单很多,你可以运用这把匕首,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游刃有余,取得属于自己的成绩。 认知任何事物都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我们找到了刺破事物表象的“匕首”,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质。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追上未来,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 如何提升我们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有足够的知识储备。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穷查理宝典》 只有储备了足够多的有效认知,才能构建自己的“冰山”,并在需要时随时调用。 已经储存的认知模型如果能被经常重复应用,那么这些重复应用又会强化认知模型,在下一次搜索和提取时,就会更快速和高效,几乎不会耗能。 认知模型在每一次重复中加强了,成为大脑(存在基底核)中的潜意识,需要时就能被轻松提取。 拥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储备,才更易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抓住机会,创造价值。 储备可以来自阅读、思考,也可以来自兴趣或实践。只要储备足够,它似乎总会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回馈生命。 简单的学习与重复不等于储备 股民如果能掌握一些基础的金融知识、了解投资标的公司的真正经营情况和财务报表、了解行业情况和动向,才可能提高在股市中盈利的概率。 在看似重复的工作中,如果能做到每天都一点点有效地累积和迭代,对于那些有失误或错误的地方,能够逐步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算法,那么才能形成真正的储备。 真正的储备包括两个很重要的条件:一是有足够多的信息输入和整理,二是能够足够快地分析、搜索、提取和计算,并得出一个最优解,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ChatGPT助理。 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把所有的信息分成三个类别:A故事汇集;B名言警句;C知识原理。每次碰到或想到和这三个类别有关的信息时,立刻把它们抄下来(标注来源),就这样一点点累积A1、A2、A3……/B1、B2、B3……/C1、C2、C3……同时,在写作时可以根据章节内容,先建立一些连接,例如第一节:A1+B2+C3,诸如此类。这样写书时就不是单纯靠想象了,相当于有了一个较强的“外脑”在支持我完成这本书。 《卡片笔记写作法》中的核心建议,人的大脑记忆有个缺陷,储存的信息如果长期不用,它就会自动丢失。所以,有效的储备=有效的“数据”+连接提取(随时得出最优解)。每个人都可以构建自己的数据库“冰山”,并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算法。那时,你无须羡慕那些优秀人物,因为你已经在成为优秀的自己了。 “用”是最好的储备。这也是费曼学习法的精要,即“教是最好的学”。 很多阅读、思考和训练的本质是大数据的收集和提取。收集后我们需要整理和分类,如果不整理就会变得一团糟, 你要用最直白的语言去讲解新知识,你的大脑会从记忆库中自动提取那些熟悉的信息,在旧的知识和新的概念之间形成强大的关联,使新知识容易被大脑彻底理解。 一、保持开放、谦虚和迭代的学习心态。 二、有目的地学习、储备和实践。 在有目的地读完一本书后,一般会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金句记录在书本的封底。如有机会我会在社群进行分享,这样做也有利于巩固某个认知点,“用是最好的学”。 读了很多书、见过很多人,但如果没有一些笔记、没有总结、复盘或分享,我们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目的地学习可以帮助你节省大量的时间,吸收之后还要多加实践运用,你的“冰山”才能更加坚固。 三、做难而正确的事,把成败写入“储备硬盘”。 人人都能做的事其价值往往很有限,在艰难中,人的意志力和能力才能得到最好的磨炼。 纳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在《反脆弱》中提到,应对不确定性时建议运用“杠铃理论”,即拒绝平均主义,要用一部分精力和资本去做“冒险”和“难”的事,这些尝试可能让我们在正确时获得巨大收益。 我们构建的“冰山”,其实也是我们的隐形“原始资产”。只要我们持续积累,它总会有显现的那一天。 简单来讲,心智模式就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和习惯。 著名学者彼得·圣吉(Peter Senge)指出,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理解世界,还决定我们如何采取行动。古典老师在《拆掉思维里的墙》中,用一句通俗的话解释了心智模式。它就是我们如何按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从而决定如何去行动的一套思维体系。 心智模式就是一种定势思维,如果用一成不变的心智模式去思考问题,我们往往会让自己走入死胡同。 为什么失业的是我(我工作那么努力)。但我深知,只看到结果也改变不了结果,我换了个角度思考并意识到:失业可能恰好说明之前的岗位竞争力不强(容易被淘汰),这是我调整职业方向的绝好时机,失业反而给了我很多可能性。 你选择什么样的心智模式,就容易得到什么结果,而最终往往是抱着乐观、积极心态取得的结果更好一些。 要通往新世界,你需要有新路径。 一、坚信一定有新路径。 二、勇敢探索更多的新路径。 三、随时随地构建新路径。 形成新心智模式是一个阶段性过程,没有人可以一蹴而就。我们首先要清楚心智模式是不同的视角和选择,坚信有新的路径;其次就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建立起新的、多样的路径;最后是掌握一些底层逻辑、底层算法,可以随时随地构建新的路径,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实现人生资产的增值。 能跳出自身视角局限,站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思考问题,持续为身处的系统做增量,对于本人、他人和系统的发展都是最佳方式。我们的目的不是在静态的存量游戏中赢得博弈,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创造更多的增量价值。 如果把身体当作一个系统,那你就知道,好好睡觉或者一次小小的锻炼就是一次为身体做的增量 不要小看了任何一次小小的增量贡献,正是它们的累积过程构成了这个幸福美好的世界。
肖肖读书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和做到
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或许不是外部评价、别人的帮助,而是让自己这份稀缺资产持续升值。 ◆ 自序...
-
认知力篇 认知觉醒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