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五章 读《萧萧》
>> 我很喜欢这篇小说,觉得它写得好。但是好在哪里,又说不出。我把这篇小说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看得我的艺术感觉都发木了,还是说不出好在哪里,大概好的作品都说不出好在哪里。
>> “萧萧”也许有点寓意,让人想到“无边落木萧萧下”。
>>作为萧萧生活的对比与反衬的,是女学生。小说中屡次提到女学生,这是随时出现,贯彻小说的全篇的。把女学生从小说里拿掉,小说就会显得单薄,甚至就不复存在。(反面衬托也很重要)
沈先生对女学生的描述是颇为不敬的。这也难怪,脱离农村的现实,脱离经济基础,高喊进步的口号,是没有用的。沈先生在小说中说及这些人时,永远是嘲讽的态度。 偏僻闭塞并没有直接描写,是通过这里的人对城里人的荒唐想象来完成的
她心里乱了,她要花狗对天赌咒,赌过了咒,“一切好像有了保障”,她就一切尽他了。 沈先生的小说的开头大都很精彩。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是用一个峭拔的短句作为一段,引出全篇。
把船停顿到岸边,岸是辰州的河岸。(《柏子》)
落了春雨,一共有七天,河水涨大了。(《丈夫》)
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会有的事情。《萧萧》
为什么叙述一定要交错呢?时空交错和这种古朴的生活是不相容的。 叙述的形式也要符合内容,内容也要配合形式
夏夜光景说来如做梦。大家饭后坐到院中心歇凉,挥摇蒲扇,看天上的星同屋角的萤,听南瓜棚上纺织娘子咯咯咯拖长声音纺纱,远近声音繁密如落雨,禾花风翛翛吹到脸上…… 这篇小说的语言是非常、非常朴素的。所有的叙述语言都和环境、人物相协调,尽量不同城里人的语言。比如对萧萧,不用“天真”、“浑浑噩噩”这类的字眼,只是说:
“萧萧十五岁时已高如成人,心却还是一颗糊糊涂涂的心。”(谐趣)
一家人的平静生活为这件新事全弄乱了。生气的生气,流泪的流泪,骂人的骂人,各按本分乱下去。”这个“各按本分”真是绝妙! “丈夫知道了萧萧肚子中有儿子的事情,又知道因为这样萧萧才应当嫁到远处去。但是丈夫并不愿意萧萧去。萧萧自己也不愿意去。大家全莫名其妙。只是照规矩像逼到要这样做,不得不做。”
生下的既是儿子,萧萧不嫁别处了。
唢呐到门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的哭着,忙坏了那个祖父,曾祖父。(哇去)
如愿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 第一章 《开卷有益》: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 都只是通过一点点小事,写人的感情、感觉、情绪。 >> 都只是通过一点点小事,...
-
◆ 第四十八章 又读《边城》
>> 我会用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 >> 我总像...
-
◆ 第七十五章 读《萧萧》
-
◆ 第四章 人之所以为人——读《棋王》笔记
>> 脑袋在肩上, 文章靠自己。 ——阿城:《孩子王》 >> 我认为写评论最好联...
-
第5章 《水浒》人物的绰号
鼓上蚤和拼命三郎 旱地忽律两种解释:一种是“忽雷”异体写法, 一种则是形容猛兽 .朱贵也是...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