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欧洲赶超失败
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派拉蒙、米高梅、福克斯、华纳兄弟和雷这五大制作一发行巨头,以及环球、哥伦比亚和联合艺人这三家规模较小片和发行公司主导着国际电影发行市场。从1943年至1944年,97%的美国电影出租业务是由十大发行商包揽的,其中八家主要的好莱坞电影公司包揽了其中的90%左右。〔1)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数字可能也在这个范围内。 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当它们必须定期开会讨论有声电影标准时,这些电影公司形成了寡头垄断。五大巨头将每个成员的美国放映市场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并在彼此的电影院中放映彼此的电影。〔2) 这些影院共同创造了绝大部分的美国电影收入。由于它们都放映了彼此的电影,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时间来放映其他公司的电影,无论是美国独立电影公司还是欧洲电影公司的电影。(3)因此,大多数欧洲电影是通过独立发发行的,所有这些电影的票房加在一起只占美国票房收入的一小部分。 在国外市场:八家好莱坞电影公司公开共谋,利用《韦伯-波马林法(Webb-Pommerene Act,1918),使美国公司得以形成出口企业联盟。5)20世纪20年代末,法国想对进口电影的数量采取严格和有限的配额限制,于是好坞电影公司在4个月的时间里停止向法国市场供应电影,之后法案又被修改。好莱坞的这些电影公司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们共同拥有如此大的市场份额,以至于影院所有者和发行商离不开美国电影。他们大力游说各国政府,从而限制了各国保护主义立法。20世纪30年代末,好莱坞电影公司也以类似的方式拒绝向意大利市场供应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几年里拒绝向英国、法国、荷兰、丹麦和其他几个欧洲市场供应电影。(1) 引自 第七章 欧洲赶超失败
80人阅读
懒残僧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前言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l9岁的时候,每晚会出现在3个音乐厅里。他每天的演出是从傍...
-
第二章 各国娱乐市场的兴起
在17世纪中叶的汤时期,兄伦威尔和清教徒禁止戏剧演出。当时的剧肠核拆除,演员被贴上流液汉...
-
第七章 欧洲赶超失败
-
第十章 发现过程工业化
1944年8月,卡尔弗城(Culver City)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David O.Selznick)负责监督阿...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