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土壤健康五原则(原则一)
棋子
在读 Dirt to Soil
第一个原则是限制对土壤的机械、化学、物理干扰。 ...... 许多生产者认为,通过耕作,他们改善了土壤功能。没有什么比这更不符合事实。耕作破坏土壤团粒结构,显著降低水的渗透率,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在耕作过程中,氧气被注入土壤,刺激特定类型的机会主义细菌迅速繁殖,并消耗土壤腐殖质,这些像天然胶质一样的腐殖质,将沙、粘土、淤泥结合在一起。当腐殖质消失时,淤泥和粘土颗粒填充土壤孔隙,直接让土壤形成厌氧环境,改变土壤生物系类型。反过来,由于反硝化细菌的增加,可能会导致病原体增加和土壤氮流失。同时,二氧化碳被释放到大气中。当微生物死亡时,它们会释放可溶形式的硝酸盐氮在土壤溶液中,从而刺激杂草生长。耕作也减少了复杂的菌根真菌网络。被切断的菌丝网络不能再传递复杂的氨基酸和其他复杂的有机/无机分子,从而影响植物,动物和人类。植物营养减少,也意味动物和人营养减少。 原则一中还有提及化肥、除草剂对土壤干扰,造成的不良影响,就不一一摘录了。
五原则摘录完,我觉得它们不仅适用于种植者,更适用于走访农场的消费者。你可以通过这五个原则考察农场土壤是否健康。(没有健康的土壤,就不会有健康的生态系统,也不会有健康的菜)
读完这五个原则后,我想了下自己去过的生态小农农场,无肥料栽培的果园,似乎最贴近五原则。
因为种多年生果树,不需要翻耕,不除草(无论是冬季草,还是夏季草)甚至割也不割,也不会遮挡高大果树的光。不用农药化肥,果园甚至有黄鼠狼和蛇,有的还在果园放养鸡鹅牛羊。
然而细想,这些果园,放养的动物比例合适吗?有轮作吗?(改变土表覆盖植物的品种,从而调整土壤碳氮比)土壤碳氮比是24:1吗?
如果没放养动物,又不用堆肥的话,果园的养分有循环吗?难道就这样任凭土壤酸化?
我在本地,见过小农租几亩地种番薯,所有的管理,就是割2次草,然后收获。如此两年下来,土壤pH下降,便再租另几亩地种,确实是不用地膜,不用化肥农药,不除草,不杀生,但并没有修复土地。
还有一些人说,地里长草,植物生虫,说明自然需要这些虫草,那就让它们在那里,人要无为,自然会转好。
我觉得人确实不能改变结果,但能让结果延迟和提早发生,就像人都会死,但可以通过健康管理,长寿或早衰。对于土壤也是,或许注定恶化,但我能让它健康一年是一年,而不是什么都不做。
237人阅读
棋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七章 土壤健康五原则(原则三)
第三项原则是在尽可能多的领域促进多样性。 ...... 农民需要更多地关注四种类型的作物:冷季...
-
第七章 土壤健康五原则(原则二)
第二个原则是保持土壤表面的植物残留物。在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中,你在哪里能找到裸露的土壤...
-
第七章 土壤健康五原则(原则一)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